病名 | 中毒性巨結腸 |
中毒性巨結腸是炎症性腸病的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多發於全結腸潰瘍的病人。主要見於爆發型和重型患者。其臨床特徵是嚴重的中毒症狀及節段性或全結腸擴張,腹部明顯脹氣,最明顯的擴張部位在橫結腸。炎症性腸病併發中毒性巨結腸患病率為1.6~13%,binden等報導,本病經內科治療,其死亡率為30%,未手術穿孔者死亡率為80%;手術死亡率為21.6%。其中穿孔者為51.2%。未穿孔者為8.7%。
bubble_chart 病因學
重症活動性結腸炎患者發生中毒性巨結腸,主要是病情進展迅速與治療不當,也可能由於鋇劑灌腸或纖維腸鏡檢查過程中的注氣和導管操作失誤。缺鉀及抗膽鹼能,抗腹瀉藥物或 鴉片類麻醉性鎮痛劑可降低腸肌張力抑制腸運動,可誘發本病,由於嚴重的炎症破壞了控制正常腸道的神經與肌肉調節機制,腸腔內壓力使腸腔壁擴張超過其正常活動度。此外,細菌過度生長及其產生的毒素進一步使腸腔擴張加重,并可導致腹膜炎。細菌的毒性進一步向全身循環系統擴散,導致全身中毒症狀的產生。患者血中的白細胞明顯升高,并產生低血鉀、低血鎂、貧血、低蛋白血症。
患炎症性腸病至發生中毒性巨結腸的病程一般較短,Fazio報導小於3個月者約占24%。中毒性巨結腸亦可為炎症性腸病的首發症狀,表現為高熱、心動過速、血壓降低、嗜睡、全身衰竭;腹部迅速膨脹,有壓痛,叩診呈鼓音,腸鳴音微弱或消失,并偶發下消化道大出血。當腹部出現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時,常提示急性穿孔。實驗室檢查示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數顯著增高,核左移并出現中毒顆粒。常有貧血,低蛋白,低血鉀及低鈣低鎂血症,脫水等。
腹部X線平片顯示節段性或全結腸擴張, 以橫結腸及脾曲最明顯。fazio報導擴張結腸的直徑為5.0-16.0cm,平均9.2cm。中毒性巨結腸早期幾小時內可示橫結腸下緣結腸帶變厚,然後消失,同時可觀察到胃、小腸大量積氣,可能為細胞內缺鉀、低鈣、低磷、低鎂血症以及代謝性鹼中毒導致胃腸無力所致。如果腹腔出現游離氣體,證實有腸穿孔。炎症性腸病患者出現嚴重腹痛、便次驟增至數十次血水樣便,即要警惕急症出現,若腹部x線平片示橫結腸腔徑大於6cm則可診斷。有人認為小腸異常積氣是中毒性巨結腸的早期現象,但caprilli認為,持續性小腸積氣與嚴重的代謝性鹼中毒使重型炎症性腸病患者容易併發中毒性巨型結腸。體溫>38.6℃,心率>120次/分鐘,血白細胞明顯增高。貧血。同時伴有意識障礙,血壓降低,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因此,本症的早期診斷有賴於臨床上的嚴密監護和腹部x線平片,以及對本`症的認識。當病史不清或以中毒性巨結腸為首發症狀時,
![]() | 頂新製油 大絕韻 木崗雞蛋 每日C 味全 貝納頌 大醇豆 LCA506 36法郎 Jagabee加卡比薯條 康師傅 順胜實業 頂伸貿易 正義 統一眼鏡 應宏科技 台灣之星 德克士 崑山帆宏 福滿家(廣州市) 全家(中國) |
應注意與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傷寒、霍亂、偽膜性腸炎、缺血性結腸炎、憩室炎等導致的中毒性巨結腸相鑒別。
中毒性巨結腸累及全結腸,可呈節段性的病變以橫結腸及脾曲顯著。病理變化除具有潰結,克隆病各自的特點外,主要表現為重度炎症,深潰瘍。隱窩膿腫及假性息肉等,由於結腸快速擴張,腸壁變薄,血液循環障礙或腸壁膿腫穿透,易發生腸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