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閉經
bubble_chart 概述

閉經為婦科病常見的病症之一,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有原發、繼發;真性、假性及病理性、生理性之分。

  1. 凡年滿18週歲,月經尚未來潮者,稱為原發性閉經;多由先天性異常,包括卵巢或苗勒氏組織的發育異常所引起。
  2. 月經週期建立後,又連續6個月以上無月經者,稱為繼發性閉經,多由繼發性疾病引起。
  3. 真性閉經,是指因某種原因所造成的無月經狀態,如精神因素、營養不良、貧血、結核、刮宮過度、內分泌功能紊亂等。
  4. 假性(或隱性)閉經,是指由於先天發育不良或後天損傷引起下生殖道粘連閉鎖致月經不能排出者。
以上均為病理性閉經。生理性閉經是指在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及絕經後的閉經。

bubble_chart 病因學

根據主要病因的解剖部位不同,閉經可分為子宮性、卵巢勝、垂體性及下丘腦性4類。

  1. 子宮性閉經及病因:所謂子宮性閉經,是指由於子宮疾病致子宮內膜缺如而引起的閉經。由於子宮內膜缺如,故黃體酮及人工週期試驗均陰性。造成子宮性閉經的原因有:
    1. 先天性無子宮或發育不良。子宮形如結節,陰道缺如,可致原發性閉經。此類患者體型及發育正常,但常伴有骨骼發育不良、脊柱彎曲及腎臟畸形。卵巢功能正常,有排卵,基礎體溫雙向,促性腺激素正常。
    2. 後天性子宮內膜損傷。由於嚴重產後感染、嚴重的結核性子宮內膜炎或放射治療,可引起閉經;人工流產時刮宮過度,使宮腔內形成瘢痕或粘連也會引起閉經。
    3. 子宮內膜反應不良。因哺乳時間過長或長期服用避孕藥,使性激素長期缺乏,引起子宮內膜過度萎縮,可致閉經。
  2. 卵巢性閉經及病因:卵巢性閉經,是由於卵巢的原因,引起內源性雌激素缺乏,而發生的閉經。人工週期試驗陽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引起卵巢性閉經的主要病因有:
    1. 先天性無卵巢或發育不良(較少見)。
    2. 卵巢破壞。如:手術、放療、炎症或腫瘤破壞卵巢引起的閉經。
    3. 卵巢腫瘤。有些可產生雄激素的腫瘤,通過抑制卵巢功能致閉經;產生雌激素的卵巢腫瘤通過抑制排卵而致閉經。
    4. 卵巢功能早衰。40歲以前閉經絕經者,為卵巢功能早衰。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狀。
  3. 腦垂體性閉經及病因:見於腦垂體損壞;腦垂體腫瘤,原發性腦垂體性促腺功能低下而引起的閉經。常見原因有:
    1. 垂體損傷。由於頭顱損傷或顱內手術、放射、炎症等原因使垂體損傷引起垂體功能減退,卵巢功能低落,導致閉經。
    2. 垂體腫瘤。是器質性病變中引起閉經的最常見原因,有的可出現溢乳。
    3. 「空」蝶鞍綜合徵。此徵屬先天疾患,引起閉經,但不會發展到垂體衰竭。
  4. 下丘腦性閉經及原因:丘腦下部性閉經常見於下列因素:
    1. 精神神經因素。突然或長期的精神壓力,如精神緊張、恐懼、憂慮及環境改變、寒冷刺激等都可引起神經內分泌障礙而導致的閉經。
    2. 消耗性疾病及營養不良症。如嚴重肺結核、貧血及青年婦女的神經性厭食等。
    3. 藥物抑制綜合症。如少數服用長效或短效避孕藥的婦女停藥後可發生閉經。利血平、氯丙嗪、眠爾通等,也可引起閉經。
    4. 腎上腺、甲狀腺、胰腺功能紊亂也可通過下丘腦影響垂體引起閉經。
    5. 其他疾病。如肥胖生殖無能營養不良症;閉經泌乳綜合症;多囊卵巢綜合症;糖尿病等均可引起閉經。

bubble_chart 診斷

子宮功能的檢查:

  1. 藥物性試驗。可用孕酮試驗,對孕酮無反應,則可作雌激素試驗。
  2. 診斷性刮宮。
  3. 宮腔鏡檢查。
  4. 基礎體溫測定。如呈雙相型,說明閉經原因在子宮內膜,卵巢功能正常。

卵巢功能的檢查:

  1. 診斷性刮宮。
  2. 子宮頸粘液結晶檢查,塗片上見成排的橢圓體,提示在雌激素水平上已有孕激素的影響。
  3. 陰道脫落細胞檢查,每週二次陰道塗片,動態間接觀察卵巢雌激素水平。
  4. 基礎體溫呈雙相型,提示卵巢功能正常,有排卵和有黃體形成。
  5. 測定血中雌、孕激素的含量,如果含量低,提示卵巢功能不正常或衰竭。

垂體功能的檢查:

  1. 蝶鞍攝片,以排除垂體腫瘤。
  2. 測定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及生乳素(PRL)的含量。FSH高於正常值(2.5微克/升)提示垂體功能亢進,卵巢功能低下;LH低於正常值(6單位/升)表示促性腺功能低下;如果FSH、LH含量均低,提示垂體或丘腦下部功能低下;PRL含量超過正常值,提示有溢乳閉經綜合症。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一、西醫治療

針對引起閉經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及原則:

  1. 一般支持療法包括精神安慰,解除顧慮,改善營養,勞逸結合,適當鍛煉,以增強體質;如發現全身性疾病,要首先治療;哺乳期超過1年者,應停止哺乳。
  2. 對引起閉經的器質性病變進行治療對宮腔粘連者可擴張宮腔,分離粘連,放置宮內節育器以防重新粘連,并使用雌、孕激素以促進子宮內膜增生和剝落。對卵巢或垂體腫瘤、處女膜或陰道閉鎖者,在確診後可進行手術治療。對生殖道結核患者,給予抗癆治療。
  3. 雌、孕激素替代療法對先天性卵巢發育不良,或卵巢功能受到抑制或破壞以致功能衰竭者,可用外源性卵巢激素進行替代療法。這些患者因缺乏正常卵泡和卵母細胞,不分泌性激素,如給予雌激素或雌、孕激素人工週期療法,可糾正患者缺乏雌激素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促進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徵一定程度的發育,改善性生活,并可導致出現酷似月經的週期性撤藥性出血。
  4. 誘發排卵對要求生育、卵巢功能未喪失的患者,可採用激素或類似藥物誘發排卵。
    1. 對垂體功能不全者,可採用絕經後婦女尿中提取的促卵泡激素以促進卵泡發育,分泌雌激素,并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合治療,排卵成功率高。
    2. 對垂體和卵巢功能正常,下丘腦功能不足或不協調者,可用氯底酚胺以糾正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的功能而誘發排卵。
    3. 丘腦下部功能不足,以致促黃體素釋放激素分泌不足,可採用脈衝式微量促黃體素釋放激素(LH、RH)注射法誘發排卵。

可採用飲食療法、藥物療法等。找出引起閉經的疾病,對症治療,如結核性子宮內膜炎給予抗癆治療;宮腔粘連擴張宮腔并放置節育環,以防再次粘連;垂體、卵巢腫瘤可行手術,或放療、化療以及其他綜合治療。

二、一般治療

  1.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注意營養,進食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飲食。
  2. 加強體育鍛煉,保持精神舒暢。
  3. 積極治療原發病,貧血、結核或其他內分泌疾病所致者,請專科診治。
  4. 處女膜閉鎖或陰道閉鎖所致者,手術治療。

三、藥物治療

  1. 激素治療,適用於丘腦、垂體、卵巢內分泌功能低下及子宮發育不良。根據病情酌情選用孕激素、雌激素、甲狀腺素等藥物治療。
  2. 中藥治療。
  3. 針灸治療。
四、手術治療
  1. 子宮、陰道發育不全、子宮內膜粘連患者給予治療。
  2. 卵巢男性化腫瘤,診斷明確後應盡早手術切除。

bubble_chart 預防

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常做保健體操或打太極拳,跳中老年迪斯科舞等。避免精神刺激,穩定情緒,保持氣血通暢。經期要注意保暖,尤以腰部以下為要,兩足不受寒,不涉冷水,并禁食生冷瓜果。經期身體抵抗力弱,避免重體力勞動,注意勞逸適度,協調衝任氣血。經期不服寒涼藥。加強營養,注意脾胃,在食慾良好的情況下,可多食肉類、禽蛋類、牛奶以及新鮮蔬菜,不食辛辣刺激食品。去除慢性病灶,哺乳不宜過久,謹慎從事人工流產術,正確掌握口服避孕藥。肥胖病人應適當限制飲食及水鹽攝入。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