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概述 係由肺吸蟲成蟲寄生於腦內并不斷移行的一種疾病,以顳葉最常受損。
bubble_chart 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有腦膜腦炎、顱內壓增高、癲癇、癱瘓、偏盲等,小腦偶可受擾。1.腦膜腦炎:多見於病的早期,表現為畏寒、發熱、嘔吐、劇烈頭痛以及腦膜刺激症狀,如頸項強直及克尼格徵陽性。腦脊液壓力增高,細胞數增加,大多為嗜酸性粒細胞,蛋白質也可增加。由於蟲體在腦內移動,造成病灶的擴散。2.顱內壓力增高:多見於幼蟲侵入腦室,使腦脊液循環受阻,也可由於腦組織充血,炎性細胞浸潤及水腫所致,多發生於該病的早期。主要症狀有頭痛、嘔吐、表情呆滯、視神經乳頭水腫。由於顱內壓力增高,第三腦室在腦底部呈囊腫樣突出,壓迫視神經引起視力減退或失明等。3.腦組織破壞:症狀為肢體癱瘓(包括偏癱、單癱、截癱、交叉癱瘓)、感覺缺失、失語、偏盲以及共濟失調等。症狀出現較晚,病情時好時壞,最後形成固定的缺陷。腦皮層受刺激症狀:包括癲癇、頭痛、視幻覺、肢體感覺異常,以癲癇多見。癲癇發作前,可有頭痛、肢體麻木或恐懼感等先兆,也有少數病例無任何感覺而突然發病,一般多見於面肌或上肢發生抽動,繼而引起全身強直性痙攣、眼球上視、口角歪斜、大小便失禁。發作次數及間隔時間不定,少數者可處於癲癇持續狀態。主要是由於蟲體病灶靠近腦皮層所致。4.精神症狀:部分肺吸蟲病腦型患者可有精神症狀,如意識模糊、表情呆滯、言語不清、反應遲鈍、記億力減退或嗜唾等。腦萎縮者有明顯的智能減退。少數病例可有視幻覺和癔病樣發作,或有長達數月的昏睡。
bubble_chart 診斷 1.常以腦膜炎症狀或腦蛛網膜下腔出血方式起病,隨後出現腦局灶性損害體徵;或呈進行性顱內壓增高和類似腦瘤表現。
2.痰和腦脊液中可發現蟲卵。皮下結節活檢偶見蟲體。
3.肺吸蟲抗原皮內試驗陽性。血和腦脊液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4.顱骨片有囊壁鈣化影。頭顱CT掃瞄和磁共振檢查可見囊腫。
5.與其它腦膜炎、腦炎及佔位病變等鑒別。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硫雙二氯酚成人日劑量按50~60mg/kg計算,隔日分3次服用,10~15日為一療程,可重複2~3療程。對慢性病例和伴有占位性症狀者,可配合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