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
桂枝法將息。
bubble_chart 功效
辛溫發汗,宣肺平喘。
bubble_chart 主治
外感風寒表實證。惡寒重、發熱輕、頭痛、骨節疼痛、無汗而喘、苔薄白、脈浮緊。
bubble_chart 方義
本方為傷寒論中治外感的代表方劑之一,歷代以來應用廣泛。方中麻黃苦辛而溫,發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解肌祛風,助麻黃發汗;杏仁宣降肺氣,增強麻黃平喘之力,炙甘草調和諸藥,且防大汗傷津。諸藥合用,發汗解表,祛風散寒,使毛竅腠理開通,肺氣宣暢,邪得汗出而解。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 發熱惡寒。
- 頭痛身疼。
- 無汗而喘。
- 脈浮緊。
bubble_chart 加減
- 夾濕:加白朮,以散寒祛濕。
- 兼裡熱:加石膏,以清裡熱。
- 咳嗽:加桑白皮、紫蘇葉、陳皮、茯苓,以祛痰止咳。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若外邪入裡化熱或麻疹已透,瘡瘍已潰,虛性水腫、吐瀉失水等證,不宜使用。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本方發汗,退熱,止咳平喘,增強肺的換氣功能,緩解氣管(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用於感冒、流感、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神經痛、關節炎。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