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方名保產無憂散
別名十二太保
來源傅青主女科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當歸 酒洗 4.5克 (1.5錢)
川芎 3.9克 (1.5錢)
菟絲子 酒炒 4.5克 (1.4錢)
白芍 酒炒 3.6克 (1.2錢)
川貝母 去心 4.5克 (1錢)
黃耆 2.4克 (8分)
荊芥穗 炒焦 2.4克 (8分)
艾葉 炒 1.5克 (7分)
厚朴 薑汁炒 2.1克 (7分)
枳殼 麩炒 1.8克 (6分)
羌活 1.5克 (5分)
甘草 1.5克 (5分)

上藥除真川貝外,加生薑3片,煎湯,沖入川貝粉,空腹時服。

bubble_chart 功效

補氣養血,化濕理氣,安胎催產。

bubble_chart 主治

妊婦胎動不安,勢欲小產,胎位不正,以及臨盆艱難者。

bubble_chart 方義

方中,川芎當歸芍藥活血化瘀;厚朴枳殼羌活行氣;荊芥艾葉溫行氣血;黃耆益氣;菟絲子護胎,川貝母能興奮子宮;甘草和中緩急,能緩解子宮肌痙攣而止腹痛。全方可使血氣流暢,機能活潑,有利於臨產分娩,故可防治難產。該方主要用於產前調整身體的氣機,故只用輕劑,各藥份量均輕,以為轉樞,佐以益氣護胎之藥,在不影響胎元的原則下,活血行氣,以達到順利分娩之目的。

bubble_chart 加減

虛極加人參五分。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現代實驗研究揭示正常晚期孕婦血液流動轉為緩慢,主要原因是紅細胞變形能力差和血紅細胞聚集性增強,證明晚期孕婦已有血瘀情況存在,這也是產後血瘀的成因之一。基於此,晚期孕婦適當予以活血化瘀行氣益氣之劑,對臨產及產時是有所幫助的。

本方安胎,矯正胎位,助產,調理腹腔血循環。主要用於:胎動不安、胎位不正、先兆流產、難產,見脈弦者。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