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bubble_chart 功效
疏風清熱,消腫解毒,養血明目。
bubble_chart 主治
風熱引起之目睛紅赤,腫脹,羞明流淚,目澀疼痛,舌紅苔薄黃,脈數。
bubble_chart 方義
方中防風、羌活、荊芥疏風解表;薄荷、蔓荊子、菊花疏散風熱、清肝明目;黃連、黃芩、梔子清熱利濕、解毒消腫;連翹清熱解毒;蒺藜、決明子平肝潛陽、祛風明目;石膏清熱瀉火;肝開竅於目,故用歸、芎、芍、地四物養血活血,舒肝柔肝,則目得所養則不易受外邪侵擾;桔梗載藥上行至目;甘草調和諸藥。上藥合用,疏散風熱,解毒利濕,消腫止痛,養血舒肝,清肝明目,則目疾自愈。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 風熱所致。
- 眼目腫赤。
- 羞明流淚。
- 舌紅苔黃。
- 脈浮數。
bubble_chart 加減
- 肝火盛:加龍膽草、柴胡。
- 便秘:加大黃。
- 有翳障:加木賊、細辛、蒙花。
- 風熱流淚:加夏枯草、香附。
- 風熱腫痛:加升麻、葛根。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本方適用於眼疾炎症急性期,急性結膜炎、鞏膜炎、角膜炎、虹膜炎、麥粒腫、綠內障,證屬外感風熱,上擾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