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類別 井穴。
bubble_chart 釋名
厲,履(鞋),指足部;兌,通銳,意為尖端。穴位於足趾的最前端,故名。
bubble_chart 位置
.webp)
厲兌穴位 (改編自《經絡與穴道》)
- 《靈樞‧本輸》:「足大指內次指之端也」;
- 《針灸甲乙經》:「去爪甲角如韭葉」;
- 《針方六集》:「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外側,向中指邊去爪甲如韭葉。」即足第2趾趾甲廊外側角後旁1分凹陷處。
bubble_chart 解剖
- 神經:腓淺神經的趾背神經。
- 血管:趾背動脈形成的動脈網。
bubble_chart 操作
直刺或向上斜刺2~3分,或點刺出血。艾炷灸1~3壯,艾條灸3~5分鐘。
bubble_chart 功效
蘇厥,清胃熱。
- 古典:顏面浮腫,口歪,口噤,氣絕,齒痛,喉痺,多夢,心腹脹滿,發熱,昏厥,鼽衄,眩時仆,足胻寒,不得臥,振寒,夢魘不寧,喜寐,癲狂。
- 現代:神經衰弱症,扁桃腺炎,癔病。
bubble_chart 配穴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