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穴名迎香
別名衝陽
國際代碼LI20
bubble_chart 類別

交會穴:手足陽明之會。

bubble_chart 釋名

迎,逢迎;香,香味。穴在鼻旁,主治鼻塞不通,不聞香臭,故名。

bubble_chart 位置

迎香穴位 (改編自《經絡與穴道》)

在面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凹陷處。

  • 針灸甲乙經》:「在禾髎上,鼻下孔傍」;
  •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鼻孔傍五分」;
  • 千金要方》:「禾髎上一寸」;
  • 《針方六集》:「當約口紋」。

bubble_chart 解剖

  • 肌肉:上唇方肌。深層為梨狀孔邊緣。
  • 神經:眶下神經與面神經的吻合叢。
  • 血管:面動、靜脈及眶下動、靜脈分支。

bubble_chart 操作

直刺0.2~0.3寸;沿鼻根向內上方橫刺0.3~0.5寸;或沿皮向四白方向橫透。禁直接灸。

bubble_chart 功效

通鼻竅,散風邪,清氣火。

  • 古典:鼻衄不利,鼻有息肉,鼻塞,多涕,不聞香臭,面痒浮腫,眼熱而紅,口眼歪斜,虫積腹痛。
  • 現代:鼻竇炎、鼻炎、酒糟鼻、面神經麻痺、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便秘、膽道蛔虫症、痛經。

bubble_chart 配穴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