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穴名曲差
別名鼻沖
國際代碼BL4
bubble_chart 釋名

曲,曲折;差,頗、甚、最。穴當足太陽膀胱經會督脈于神庭,循行甚為曲折之處,故名。又名鼻沖(《針灸甲乙經》),指穴當鼻旁直上入前際處。

bubble_chart 位置

曲差穴位 (改編自《經絡與穴道》)
在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5分(神庭)旁開1.5寸處,即神庭頭維連線的內1/3折點,當鼻翼外緣直上入前髮際5分處。
  • 針灸甲乙經》:「俠神庭兩傍各一寸五分,在髮際」;
  •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作「入髮際」;
  • 《靈樞經脈翼》:「取神庭外旁,臨泣之里,二穴之間;髮際內五分。」

bubble_chart 解剖

  • 肌肉:額肌。
  • 神經:三叉神經之額神經外側支。
  • 血管:額動、靜脈。

bubble_chart 操作

沿皮刺0.3~1寸。一般不灸。

bubble_chart 功效

祛風、通竅、清神。

  • 古典:頭痛、身熱、鼻窒、喘息不利,心中煩滿,汗不出,目視不明,鼻歪僻多涕,鼽衄有瘡、項腫痛、身體煩熱。
  • 現代:鼻炎、視神經炎、三叉神經痛。

bubble_chart 配穴

  • 腦瀉,鼻中臭涕出:曲差、上星
  • 久風、卒風、緩急諸風:神庭、曲差。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