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腹蛇科動物尖吻腹蛇(五步蛇) (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 除去內臟的乾燥全體。主產於湖北、江西、浙江等地。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腹部,除去內臟,乾燥,以黃酒潤透去皮骨,切段用。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甘、鹹,溫。有毒。歸肝經。
bubble_chart 功效
祛風通絡,定驚止痙。
bubble_chart 主治
- 用於風濕頑痺,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及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其祛風力猛,兼善通經活絡,常與防風、獨活、天麻等配伍同用,如《頻湖集簡方》白花蛇酒。
- 用於麻風癘毒、手足麻木、皮膚痛癢等。以其祛風止癢,兼以毒攻毒,多與烏梢蛇、雄黃,生大黃等同用,如驅風散。
- 用於小兒急慢驚風、破傷風。本品能定驚止痙,常與烏梢蛇,蜈蚣同研末,煎酒調服,即《聖濟總錄》定命散。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 《雷公炮炙論》:「治風。」
- 《本草綱目》:「能透骨搜鳳,截驚定搐,為風痺驚搐,癩癬惡瘡要藥。取其內走臟腑,外徹皮膚,無處不到也。凡服蛇酒藥,切忌見風。」
- 《開寶本草》:「主中風濕痺不仁,筋脈拘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骨節疼痛,腳弱不能久立,暴風瘙癢,大風疥癬。」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煎服,5~15g;研末服,每次1~1.5g。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蘄蛇含蛋白質、脂肪、皂甙。本品之提取物有鎮靜、鎮痛作用,並能直接擴張血管而降血壓。
bubble_chart 附藥說明
金錢白花蛇係眼鏡蛇科銀環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 的幼蛇。性味、歸經、功效、應用與蘄蛇相似而力較強,但用量稍輕。多研末服,每次0.5g。亦可浸酒服。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