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百合科大蒜(Garlic Allium Sativm L.)的乾燥鱗莖。春、夏季採收,除去外皮,曬。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
bubble_chart 功效
溫中健胃,消食理氣,解毒殺蟲。
bubble_chart 主治
脘腹冷痛,飲食積滯,飲食不潔或食物中毒所致的嘔吐腹瀉,痢病;蟯蟲病,鉤蟲病;肺結核,百日咳;外感風寒感冒頭痛;癰癤腫毒,癬瘡等。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生食,煨食,煮食,煎湯,搗泥為丸服或制糖漿服。外用搗敷,切片或隔蒜灸。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凡陰虛火旺及有目疾、舌、喉、口齒、狐臭諸疾均不宜食。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C、胡蘿蔔素、糖類、揮發油,主要成分為大蒜辣素、大蒜新素。此外,尚含大蒜甙。本品可防癌。大蒜中的蒜辣素又可刺激胃液分泌,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大量服用可減少胃液分泌。有抗菌、抗原蟲的作用,一般紫皮蒜強於白皮蒜,生用強於熟用。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現代又用於高血壓病、高血脂症、流感、流腦等。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