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芡實
別名雞頭子
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睡蓮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 (Euryale ferox Salisb.) 的成熟種仁。主產於湖南、江西、安徽、山東等地。秋末冬初採收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取出種仁,再除去硬殼,曬乾。搗碎生用或炒用。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甘、澀,平。歸脾、腎經。

bubble_chart 功效

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濕止帶。

bubble_chart 主治

  1. 用於遺精,滑精。芡實甘澀收斂,能益腎固精。適用於腎虛不固之遺精、滑精等證。常與金櫻子同用,如水陸二仙丹;亦可與蓮子蓮鬚牡蠣等配伍,如金鎖固精丸
  2. 用於脾虛久瀉。本品既能健脾除濕,又能收斂止瀉。可用於脾虛濕盛,久瀉不愈之證。常與白朮茯苓扁豆等健脾藥物同用。
  3. 用於帶下病。由於本品能益腎健脾、收斂固澀,故又有良好止帶而治帶下病的作用。治濕熱帶下,可與清熱利濕之黃柏車前子等配伍,如易黃湯;治脾腎兩虛之帶下,可與補益脾腎之黨參白朮山藥等同用。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1. 《本經》:「主治濕痺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
  2. 《本草求真》:「味甘補脾,故能利濕,而使泄瀉腹痛可治,…味澀固腎,故能閉氣,而使遺帶小便不禁皆愈。功與山藥相似,然山藥之補,本有過于芡實,而芡實之澀,而有勝于山藥,且山藥兼并肺陰,而芡實則止于脾腎,而不及于肺。」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本品主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古酸、抗壞血酸等。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