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藥名木瓜
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薔薇科落葉灌木貼梗海棠 (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 和木瓜(冥楂) (C. sinensis (Thouin) Koehne) 的成熟果實。前者習稱「皺皮木瓜」,後者習稱「光皮木瓜」。主產於安徽、四川、湖北等地。安徽宣城產者稱「宣木瓜」,質量較好。夏、秋二季果實綠黃時採摘。皺皮木瓜置水中燙至外皮灰白色,對半縱剖後曬乾;光皮木瓜縱剖成二或四瓣置沸水中燙後曬乾。切片生用。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酸,溫。歸肝、脾經。

bubble_chart 功效

舒筋活絡,除濕和胃。

bubble_chart 主治

  1. 用於風濕痺痛,筋脈拘攣,腳氣腫痛。本品有較好的舒筋活絡作用,且能去濕除痺,為久風頑痺、筋脈拘急之要藥。治筋急項強,不可轉側,以木瓜配乳香沒藥生地,如木瓜煎。治腳氣腫痛,沖心煩悶,常與吳茱萸檳榔等配伍,如雞鳴散
  2. 用於吐瀉轉筋。本品能除濕和中,舒筋活絡以緩攣急,除吐瀉。若濕濁中阻,升降失常所致嘔吐泄瀉、腹痛轉筋者,常與吳茱萸半夏黃連等同用,如《三因方》木瓜湯、《霍亂論》蠶矢湯。此外,本品尚能消食,可用於消化不良。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1. 《別錄》:「主濕痺邪氣,霍亂大吐下,轉筋不止。」
  2. 《本草正》:「木瓜,用此者用其酸斂,酸能走筋,斂能固脫,得木味之正,故尤專入肝,益筋走血。療腰膝無力,腳氣,引經所不可缺。」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胃酸過多者不宜用。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木瓜含皂甙、黃酮類、維生素C、蘋果酸、酒石酸,枸櫞酸等,此外,還含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鞣質等。本品對動物實驗性關節炎有明顯消腫作用,似有緩和胃腸肌痙攣和四肢肌肉痙攣的作用。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