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沒食子蜂科昆蟲沒食子蜂(Cynips gallae-tinctoriae Olivier)的幼蟲,寄生於殼斗科植物沒食子樹(Quercus infectoria Olivier)幼枝上所產生的蟲癭。產希臘、土耳其、伊朗等地。沒食子蜂色黑,長約6毫米,幼蟲形如蛆,體極微小。通常於8~9月間,採集尚未穿孔的蟲癭,曬乾。以個大,體重,色灰者為佳,已穿孔者,品質較次。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苦,溫。
- 唐本草》:味苦,溫,無毒。
- 《海藥本草》:溫平,無毒。
入肺、脾、腎經。
- 《玉楸藥解》:入足少陰腎、足厥陰肝經。
- 《本草求真》:入腎,兼入脾、胃。
- 《會約醫鏡》:入肺、腎二經。
bubble_chart 功效
固氣,澀精,斂肺,止血。
bubble_chart 主治
治大腸虛滑,瀉痢不止,便血,遺精,陰汗,咳嗽,咯血,齒痛,創傷出血,瘡瘍久不收口。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 《藥性論》:「治大人小兒大腹冷、滑利不禁。」
- 《唐本草》:「主赤白利,腸滑,生肌肉。」
- 《海藥本草》:「主腸虛冷痢,益血生精,和氣安神,治陰毒痿,燒灰用。」
- 《開寶本草》:「主小兒疳露,治陰瘡,陰汗,溫中和氣。」
- 《本草從新》:「澀精固氣,強陰助陽,止遺淋。」
- 《現代實用中藥》:「治慢性支氣管炎,痰多,咳嗽,咯血,咳血等症;外用於刀傷出血,慢性皮膚病等症。」
- 《本草求真》:「沒食子,功專入腎固氣,凡夢遺、精滑、陰痿,齒痛,腹冷泄瀉,瘡口不收,陰汗不止,一切虛火上浮,腎氣不固者,取其苦以堅腎,溫以暖胃健脾,俾氣按納丹田,不為走泄,則諸病自能克愈矣。至書所云安神定魄,亦是神氣既收,不為外浮之意。他如燒黑灰煎湯,以治陰毒,合他藥以染鬚髮,為末以擦牙齒,皆是賴其收澀之力,以為保護。」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凡瀉痢初起,濕熱內郁或有積滯者忌服。
- 《本草經疏》:「赤白痢由於濕熱鬱於腸胃;兼積滯多者不宜用。」
- 《本草從新》:「性偏止澀,不宜多用獨用。」
bubble_chart 炮製儲藏
洗淨,曬乾,搗碎。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含沒食子鞣質50~70%,沒食子酸2~4%及並沒食子酸、樹脂等。
bubble_chart 選方
- 治小兒洞泄下痢,羸困:沒石子(微煨),訶黎勒(煨)用皮半兩。為細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普濟方》沒石子散)
- 治小兒腸虛受熱.下痢鮮血,或便赤汁,腹痛後重,晝夜不止,遍數頻多:沒石子、地榆各五錢,黃柏(銼、蜜炒)二兩,黃連(炒、銼)一兩五錢,酸石榴皮一兩。搗羅為細末,以醋煮麵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溫米飲下,食前服。(《局方》沒石子丸)
- 治血痢,不問遠近:沒石子一兩。細研,以軟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於食前以粥飲下十丸。(《普濟方》)
- 治產後痢:沒石子一個。燒,為末。和酒服方寸匕,冷即酒服,熱即飲下。(《子母秘錄》)
- 治痔疾,下血無度,或發或歇:沒石子三枚(燒灰),樗根白皮三兩(銼、炒微黃),益母草三分,神曲二兩(微炒),柏葉一兩,桑耳一兩。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聖惠方》沒石子散)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