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本品為芸香科落葉喬木植物黃蘗(關黃柏)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或黃皮樹 (川黃柏) (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除去栓皮的樹皮。關黃柏主產於遼寧、吉林、河北等地;川黃柏主產於四川、貴州、湖北、雲南等地。清明前後,剝取樹皮,刮去粗皮,曬乾壓平,潤透切片或切絲,生用或鹽水炙、酒炙、炒炭用。
【性味歸經】
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
【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熱除蒸。
【主治】
- 用於濕熱帶下,熱淋腳氣,瀉痢黃疸。本品苦寒沉降,清熱燥濕,長於清瀉下焦濕熱。用於濕熱下注,帶下黃濁穢臭,常與山藥、芡實、車前子等同用,如易黃湯;用治膀胱濕熱,小便灼熱、淋漓澀痛,常配車前子、滑石、木通等熱利尿通淋之品;治濕熱下注,腳氣萎辟,足膝腫痛,多與蒼朮、牛膝同用,如三妙丸;用於濕熱瀉痢,可配白頭翁、黃連、秦皮等藥,如白頭翁湯;用治濕熱黃疸尿赤,常與梔子同用,如梔子柏皮湯。
- 用於瘡瘍腫痛,濕疹濕瘡。本品既能清熱燥濕,又能瀉火解毒。治瘡瘍腫毒,內服外用均可,內服多與黃連、梔子同用,外用以本品研細末,用豬膽汁或雞蛋清調塗患處;治濕疹濕瘡,陰癢陰腫,可與荊芥、苦參、蛇床子等同用,內服外洗均可,也可配青黛、滑石、甘草研細末撒敷。
- 用於陰虛發熱,盜汗遺精。本品長於清相火,退虛熱。常與知母相須為用,并配熟地、山萸肉、龜板等滋陰降火藥同用,如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
【文獻別錄】
- 《本經》:「主五臟腸胃中結熱,黃疸,腸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陰傷蝕瘡。」
- 《珍珠囊》:「黃柏之用有六:瀉膀胱龍火,一也;利小便結,二也;除下焦濕腫,三也;痢疾先見血,四也;臍中痛,五也;補腎不足,壯骨髓,六也。」
【用法用量】
煎服,5~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清熱燥濕解毒多生用;瀉火除蒸退熱多鹽水炙用;止血多炒炭用。
【注意禁忌】
本品苦寒,容易損傷胃氣,故脾胃虛寒者忌用。
【現代藥理】
本品含小檗鹼、黃柏鹼等多種生物鹼。此外,還有黃柏酮、黃柏內脂等。黃柏抗菌譜和抗菌效力與黃連相似,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多種致病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對某些皮膚真菌,對鉤端螺旋體、乙肝表面抗原也有抑制作用;對血小板有保護作用;外用可促使皮下滲血的吸收;另外,還有利膽、利尿、降壓、解熱等作用,但其作用不如黃連。黃柏還有降血糖及促進小鼠抗體生成作用。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