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種來源 本品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麥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L.f.) Ker-Gawl.) 的塊根。主產四川、浙江、湖北等地。夏季採挖,反覆曝曬、堆置,至七、八成乾,除去鬚根,乾燥。生用。
bubble_chart 性味歸經
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bubble_chart 功效
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
bubble_chart 主治
- 用於肺陰不足,而有燥熱的乾咳痰粘、勞熱咳嗽等。能養陰、清熱、潤燥。治燥咳痰粘,咽乾鼻燥,常與桑葉、杏仁、阿膠等配伍,如清燥救肺湯;治勞熱咳嗽,常配天冬,如《張氏醫通》二冬膏。
- 用於胃陰虛或熱傷胃陰,口渴咽乾,大便燥結等。能益胃生津,潤燥。治熱傷胃陰的口渴,常配玉竹、沙參等,如益胃湯;治熱病津傷,腸燥便秘,常與玄參、生地黃配伍,如《溫病條辨》增液湯。
- 用於心陰虛及溫病熱邪擾及心營,心煩不眠,舌絳而乾等。能養陰清心,除煩安神。治陰虛有熱的心煩不眠,常與生地黃,酸棗仁等同用,如天王補心丹;治邪擾心營,身熱煩躁,舌繹而乾等,常配黃連、生地黃、竹葉心等同用,如清營湯。
bubble_chart 文獻別錄
- 《別錄》:「療虛勞客熱,口乾燥渴,…,保神,定肺氣,安五臟。」
- 《本草拾遺》:「去心熱,止煩熱。」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bubble_chart 現代藥理
麥冬含多種沿階草甾體皂甙、β-谷甾醇、氨基酸、多量葡萄糖及其萄萄糖甙等。
- 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能力,升高外周白細胞,提高免疫功能。
- 能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作用,提高機體適應性。
- 有抗心律失常和擴張外周血管作用。
- 有降血糖作用。
- 體外實驗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
- 注射麥冬液能明顯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