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本品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天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 r.) 的塊根。主產貴州、四川,廣西等地。秋、冬二季採挖,洗淨,除去莖基和鬚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淨,乾燥。切薄片,生用。
【性味歸經】
甘、苦,寒。歸肺、腎經。
【功效】
養陰潤燥,清火,生津。
【主治】
- 用於陰虛肺熱的燥咳或勞嗽咳血。能養陰清肺潤燥。治燥熱咳嗽,常配麥冬、沙參、川貝母等同用;治勞嗽咳血,或乾咳痰粘,痰中帶血,常配麥冬、川貝母、生地黃、阿膠等同用。
- 用於腎陰不足,陰虛火旺的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等症。能滋腎陰,清降虛火,生津潤燥。治腎虛火旺,潮熱遺精等,常配熟地黃、知母、黃柏等同用,治內熱消渴,或熱病傷津口渴,常配人參、生地黃等同用,加《溫病條辨》三才湯;治熱傷津液的腸燥便秘,可與生地黃、玄參等配伍。
【文獻別錄】
- 《藥性論》:「肺氣咳逆,喘息促急,肺痿生癰吐膿,除熱,通腎氣,止消渴。」
- 《本草匯言》:「天門冬,潤燥滋陰,降火清肺之藥也。統理肺、腎火燥為病。如肺熱葉焦,發為痿、癰,吐血咳嗽,煩渴傳為腎消,骨蒸熱勞諸證,在所必需者也。」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現代藥理】
本品含天門冬素、粘液質、β-甾醇及5-甲氧基甲基糠醛及多種氨基酸等,有鎮咳祛痰作用;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細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單核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的脫氫酶有一定的作用,具抗腫瘤活性;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