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种来源 本品别名木通子、八月爪等,系木通科木质藤本植物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 subsp. australis)的果实。产于大陆南方各省。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
bubble_chart 性状
干燥的肉质酱果呈卵状圆柱形,稍弯曲,长3~8厘米,直径2.5~3.5厘米,顶端钝圆,基部具果柄痕。表面浅黄棕色至土棕色,皱缩,成熟者皱纹粗大而疏,未熟者皱纹细小而密。果皮厚,革质或微角质。种子多数,包被在絮状果瓤内,形状不规则,呈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平,外表红棕色或棕黑色,有光泽,皱纹细密。果肉气微香,味涩而淡。以肥壮、皮皱者为佳。
bubble_chart 性味归经
甘,寒。
- 孟诜:“平。”
- 《食性本草》:“寒,无毒。”
- 《四川中药志》:“性温平,味苦涩辛,无毒。”
bubble_chart 功效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
bubble_chart 主治
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
bubble_chart 文献别录
- 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
- 《食疗本草》:“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
- 《日华子本草》:“治痃癖气块。”
- 《中药大辞典》:“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赤白痢疾、腰痛、肋痛、疝气、痛经、子宫下坠。”
- 《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
- 《食性本草》:“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
- 《本草汇言》:“以蜜水煮食之,治噤口热痢。”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10~15克,水煎服。
bubble_chart 炮制储藏
洗净,稍浸,闷润至透,切片晒干,或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bubble_chart 现代药理
本品含有多种糖类成分。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对小鼠肉瘤180肉瘤37有抑制活性的作用,对JTC26抑制率为50~70% ;对小鼠肉瘤180抑制率为50~70%。用Hela细胞单层培养法筛选结果,本品有抗Hela细胞活性的作用。
bubble_chart 选方
- 治淋巴结核:八月札、金樱子、海金砂根各四两,天葵子八两。煎汤分三天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 治胃肠胀闷:三叶木通根或果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