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药名鸦胆子
科属苦木科
【品种来源】

本品为苦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鸦胆子的成熟种子。主产于广西、广东等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去壳取仁。

【性味归经】

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治痢截疟,腐蚀赘疣。

【主治】

  1. 用于热毒血痢,冷积久痢。本品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凉血止痢,故可用治热毒血痢,便下脓血,里急后重等症。可单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单用本品去皮20~50粒,白糖水送服,治疗热性赤痢及二便因热下血者。根据前人用本品治疗冷积久痢的经验,近代临床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采取口服与灌肠并用的方法。
  2. 用于各型疟疾。本品苦寒,入肝经,能清肝胆湿热,有杀虫截疟之功,对各种类型的疟疾均可应用,尤以间日疟及三日疟效果较好,对恶性疟疾也有效。
  3. 用于鸡眼赘疣。本品外用有腐蚀作用。用鸦胆子仁捣烂涂敷患处,或用鸦胆子油及90%鸦胆子油膏局部外敷。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

【文献别录】

  1. 《本草纲目拾遗》:“治冷痢久泻,外无烦热燥扰,内无肚腹急痛,有赤白相兼,无里急后重,大便流利,小便清长。”
  2.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极苦,性凉,为凉血解毒之要药。善治热痢赤痢,二便因热下血,最能清血中之热及肠中之热,防腐生肌,诚有奇效。”

【用法用量】

10~30粒。内服,不宜入煎剂,以乾龙眼肉或胶囊吞服,亦可压去油剂制成小丸、片剂服。外用适量。

【注意禁忌】

本品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不宜多用久服。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现代药理】

本品含生物碱(鸦胆子碱、鸦胆宁等)、酣类(鸦胆灵、鸦胆子甙等)、酸性成份、鸦胆子油等。

鸦胆子仁及其有效成分对阿米巴原虫、疟原虫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对鞭虫、蛔虫、绦虫及阴道滴虫等也有驱杀作用,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有抗疟、抗肿瘤作用;对赘疣细胞可使细胞核固缩,细胞坏死,脱落。临床应用鸦胆子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由于其所含的挥发油有较强的刺激性所致。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