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种来源 本品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拳参的根茎。主产于东北、华北及山东、江苏、湖北等地。春季发芽前或秋季地上部份枯萎时采挖,晒干,除去须根,切片生用。
bubble_chart 性味归经
苦、凉。归肝、大肠经。
bubble_chart 功效
清热解毒,镇肝熄风,凉血止痢。
bubble_chart 主治
- 用于痈肿瘰疬,毒蛇咬伤。本品苦泻凉清,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常用本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汤外洗,亦可配其它清热解毒药同用。
- 用于热病抽搐及破伤风。本品苦凉入肝,镇惊息风。多与钩藤、全蝎、僵蚕、牛黄等配伍。
- 用于赤痢脓血,湿热泄泻。本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兼能涩肠止泻。可单独制成片剂使用,或配银花炭、白头翁及秦皮、黄芩等同用。
- 此外,本品还能利湿,也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bubble_chart 文献别录
- 《本草图经》:"捣末,淋渫肿气。"
- 《中药志》:"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热病惊痫,手足抽搐,破伤风,痈肿瘰,蛇虫咬伤。"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3~12克。煎服。外用适量。
bubble_chart 现代药理
本品含鞣质、淀粉、糖类及果胶、树胶、粘液质、树脂等。拳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外用有一定止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