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药名没石子
别名没食子 , 无食子
bubble_chart 品种来源

本品为没食子蜂科昆虫没食子蜂(Cynips gallae-tinctoriae Olivier)的幼虫,寄生于壳斗科植物没食子树(Quercus infectoria Olivier)幼枝上所产生的虫瘿。产希腊、土耳其、伊朗等地。没食子蜂色黑,长约6毫米,幼虫形如蛆,体极微小。通常于8~9月间,采集尚未穿孔的虫瘿,晒干。以个大,体重,色灰者为佳,已穿孔者,品质较次。

bubble_chart 性味归经

苦,温。

  1. 唐本草》:味苦,温,无毒。
  2. 《海药本草》:温平,无毒。
入肺、脾、肾经。
  1. 《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2. 《本草求真》:入肾,兼入脾、胃。
  3. 《会约医镜》:入肺、肾二经。

bubble_chart 功效

固气,涩精,敛肺,止血。

bubble_chart 主治

治大肠虚滑,泻痢不止,便血,遗精,阴汗,咳嗽,咯血,齿痛,创伤出血,疮疡久不收口。

bubble_chart 文献别录

  1. 《药性论》:“治大人小儿大腹冷、滑利不禁。”
  2. 《唐本草》:“主赤白利,肠滑,生肌肉。”
  3. 《海药本草》:“主肠虚冷痢,益血生精,和气安神,治阴毒痿,烧灰用。”
  4. 《开宝本草》:“主小儿疳露,治阴疮,阴汗,温中和气。”
  5. 《本草从新》:“涩精固气,强阴助阳,止遗淋。”
  6. 《现代实用中药》:“治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嗽,咯血,咳血等症;外用于刀伤出血,慢性皮肤病等症。”
  7. 《本草求真》:“没食子,功专入肾固气,凡梦遗、精滑、阴痿,齿痛,腹冷泄泻,疮口不收,阴汗不止,一切虚火上浮,肾气不固者,取其苦以坚肾,温以暖胃健脾,俾气按纳丹田,不为走泄,则诸病自能克愈矣。至书所云安神定魄,亦是神气既收,不为外浮之意。他如烧黑灰煎汤,以治阴毒,合他药以染须发,为末以擦牙齿,皆是赖其收涩之力,以为保护。”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凡泻痢初起,湿热内郁或有积滞者忌服。

  1. 《本草经疏》:“赤白痢由于湿热郁于肠胃;兼积滞多者不宜用。”
  2. 《本草从新》:“性偏止涩,不宜多用独用。”

bubble_chart 炮制储藏

洗净,晒干,捣碎。

bubble_chart 现代药理

含没食子鞣质50~70%,没食子酸2~4%及并没食子酸、树脂等。

bubble_chart 选方

  1. 治小儿洞泄下痢,羸困:没石子(微煨),诃黎勒(煨)用皮半两。为细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普济方》没石子散)
  2. 治小儿肠虚受热.下痢鲜血,或便赤汁,腹痛后重,昼夜不止,遍数频多:没石子、地榆各五钱,黄柏(锉、蜜炒)二两,黄连(炒、锉)一两五钱,酸石榴皮一两。捣罗为细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服。(《局方》没石子丸)
  3. 治血痢,不问远近:没石子一两。细研,以软饭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于食前以粥饮下十丸。(《普济方》)
  4. 治产后痢:没石子一个。烧,为末。和酒服方寸匕,冷即酒服,热即饮下。(《子母秘录》)
  5. 治痔疾,下血无度,或发或歇:没石子三枚(烧灰),樗根白皮三两(锉、炒微黄),益母草三分,神曲二两(微炒),柏叶一两,桑耳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粥饮调下一钱。(《圣惠方》没石子散)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