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种来源 本品为棕榈科带绿植物棕榈 (Trachycarpus fortunei H. Wendl.) 的叶柄。主产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各地。采棕时割取旧叶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纤维状棕毛,晒干,切成小片,以陈久者为佳,煅炭用。
bubble_chart 性味归经
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
bubble_chart 功效
收敛止血。
bubble_chart 主治
用于多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尿血等,尤多用于崩漏,以无瘀滞者为宜。本品苦涩,能收涩止血。治妇人崩漏,可单味用之,如《妇人良方》;亦常配血余炭,侧柏叶等同用。若属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则配小蓟,山桅等,如十灰散。若属虚实寒性出血,冲任不固之崩漏下血,则配炮姜、乌梅,如《证治准绳》方;临床亦常与黄耆、白术、乌贼骨等益气固崩之品同用。 此外,还可用于久泻久痢,妇人带下等证,亦取其收涩之功。
bubble_chart 文献别录
- 《本草衍义》:“烧为黑灰,治妇人血露及吐血。”
- 《本草纲目》:“若失血去多,瘀滞已尽者,用之切当,所谓涩可去脱也。与乱发同用更良,年久败棕入药尤妙。”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服1~1.5g。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瘀滞之出血忌用。
bubble_chart 现代药理
本品含大量纤维素及鞣质。棕榈子粉的醇提取物能收缩小鼠子官,并有一定凝血作用。
棕榈的子、根、花亦供药用。均有收敛止血作用。近年以棕榈子醇提取物制成的止血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慢性宫颈炎、人工流产、上环后等出血,均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