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
本品为夹竹桃科常绿攀援木质藤本质植物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的带叶藤茎。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湖北、山东等地。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碎。
【性味归经】
苦,微寒。《别录》:“微寒,无毒。”
《药性论》:“甘,平。”
《纲目》:“味甘微酸。”
《江西草药》:“性平,味淡微涩。”归心、肝、肾经。
【功效】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解毒消痈。
【主治】
- 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以热痹为宜。本品味苦性寒,袪风通络,凉血消肿,可单用浸酒服。或与忍冬藤、木瓜、桑枝、豨莶草等同用。
- 治喉痹,可单用水煎,慢慢含咽,或与山豆根、射干、桔梗、紫菀等配伍。
- 治痈肿疮毒,常与皂角刺、栝蒌、乳香、没药等同用,如止痛灵宝散。
【文献别录】
- 《本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
- 《别录》:“主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骨,利关节。”
- 《本草纲目》:“络石,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
- 《得配本草》:“络石,配射干、山栀,治毒气攻喉。配参、苓、龙骨,治白浊已甚。”
- 《要药分剂》:“络石之功,专于舒经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服之无不效,不可忽之也。”
- 《药性论》:“主治喉痹。”
- 《唐本草》:“疗产后血结。蝮蛇疮,绞取汁洗之,服汁亦去蛇毒心闷;刀斧伤诸疮,封之。”
- 《本草拾遗》:煮汁服之,主一切风。”
- 《中国药植志》:“祛风止痛,通络消肿。适用于关节痛,肌肉痹痛,腰膝酸痛等症;也能消散诸疮,去咽喉肿痛。”
- 《江西草药》:“祛风活络,凉血止血。治关节炎,肺结核,吐血,外伤出血,风火牙痛,瘰疬,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煎服,5~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注意禁忌】
《本草经疏》:“阴脏人,畏寒,易泻者勿服。”
孕妇慎用。
【现代药理】
含强心甙,山辣椒碱等吲哚生物碱,还含牛蒡甙、络石甙、去甲络石甙、穗罗汉松树脂酚甙、橡胶肌醇、牛蒡甙元、穗罗汉松树脂酚、络石甙元、去甲络石甙元等。
- 能强心、促进血液循环、降血压、抗痛风。
-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等作用。
- 对离体兔肠及子宫平滑肌均有抑制作用。
- 牛蒡甙可刺激冷血及温血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使呼吸加快,大剂量引起呼吸衰竭,对心脏作用较弱,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使小鼠皮肤发红、腹泻。
【选方】
- 《外科精要》止痛灵宝散:“治肿疡毒气凝聚作痛:鬼系腰一两(洗净晒干),皂角刺一两(锉,新瓦上炒黄),瓜蒌大者一个(杵,炒,用仁),甘草节五分,没药、明乳香各三钱(另研)。上每服一两,水酒各半煎。溃后慎之。”
- 《近效方》:“治喉痺咽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络石草二两,切。以水一大升半,煮取一大盏,去滓,细细吃。”
- 《湖南药物志》︰“治筋骨痛:络石籐一至二两。浸酒服。”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