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气喘,简称喘,是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个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常见于多种急慢性病证之过程中。
气喘在历代医籍中名称很多。如《素问》中称“喘息”、“喘逆”;《金匮要略》中称“上气”;《诸病源候论》中又称为“逆气”;《景岳全书》中则为“喘促”。
在金元以前的医学文献中喘与哮二症无严格区别,常混为一谈。但二者在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上均有不同,故应予区分。哮有宿根,表现为发作性的痰鸣气喘,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特征;而喘则多并发于多种急慢性病证之中,虽呼吸急促,而喉间并无哮鸣声。《医学正传.哮喘》谓:“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可见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
【辨证分析】
- 风寒闭肺︰临床表现有喘急胸闷,伴有咳嗽,咯痰清稀色白,初起多兼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象浮紧。乃由于风寒之邪侵袭皮毛,内合于肺,肺失宣降,水津不能通调输布,故见喘咳胸闷,咯痰清稀;风寒外束,肺卫郁闭,故有风寒表证。而其痰清稀,兼有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表寒证;治宜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可用华盖散化裁。
- 风热犯肺︰表现为喘急烦闷,伴有咳嗽,咯痰黄稠;或见发熟,汗出恶风,口渴,胸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浮数。是由于风热之邪侵袭皮毛,内合于肺,热盛气壅,肺失宣降,热盛伤津,炼液成痰,痰热交阻所致,故见喘咳烦闷,咯痰黄稠,口渴胸痛;风热郁蒸肌表,腠理疏泄,故见风热表证。所以此二证当以痰的性状和外证表现为鉴别要点。其痰黄稠,兼有发热,微恶风寒,汗出,脉浮数等表热证。治宜清热解表,宣肺平喘,方选麻杏石甘汤加味。
- 表寒里热︰常表现为喘急胸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又见心烦口渴,痰稠不爽,舌苔黄白相兼,脉象浮数。由于表寒未解,肺有郁热所致,既有风寒闭肺之证候,又有心烦口渴,痰稠不爽之里热表现。治宜辛温解表,宣肺平喘,清解里热,方选华盖散加石膏、黄芩之类。
- 痰浊阻肺︰证见喘促气粗,痰声漉漉,伴有咳嗽痰稠,咯痰不爽,胸中窒閟,或见恶心纳呆,舌苔白腻,脉滑。乃由于肺失输布,聚津成痰,或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浊壅肺所致。其临床特点是痰多而粘,治宜祛痰降气平喘,方选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减。
- 气郁伤肺︰出现喘促胸闷,咽喉如梗,胸胁胀痛,伴有精神抑郁,急躁易怒,失眠心悸等症,舌苔薄白,脉弦。为肝失疏泄,肝气上冲犯肺,升多降少所致。其特点是伴有咽喉如梗,胸胁胀痛等肝气郁结的表现及精神抑郁,急躁易怒等症状。宜以疏肝解郁,降气平喘为治,五磨饮子主之。
- 肺气阴两虚︰喘促气短,动则气喘加重,语声低弱,自汗恶风,容易感冒,口干面红,舌质淡红,脉弱。乃由于气阴两伤所致,气失所立,卫外不固,所以出现语声低弱,自汗恶风,容易感冒;肺阴不足,故见口干面红。临床所见肺虚之气喘,虽多为气阴两虚,但又常以肺气虚为主,或以肺阴虚为主之别。为单纯肺虚的表现,而治宜益肺定喘,可予生脉散加味治之。肾不纳气之气喘,治宜补肾纳气,可选用人参胡桃汤、黑锡丹等于治之。
- 肾不纳气︰表现有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伴有腰膝酸软,面青肢冷,舌质淡,脉沉细。为肾阳不足,摄纳失司,气不归元所致,故呼多吸少并伴有腰膝酸软,面青肢冷等肾阳不足之证。二证之鉴别在于具有肾阳不足之表现。
- 肾虚痰阻︰表现为喘咳短气,呼多吸少,痰多胸闷,伴有腰酸肢冷,小便频数,舌苔白腻,脉沉细或濡滑无力。兼有痰涎壅盛的症状,其病机为痰涎壅盛于上,肾气亏损于下。而治宜降逆化痰,温肾纳少,以苏子降气汤加减。
- 阳虚水泛︰证见喘咳气急,不能平卧,伴有心悸畏寒,腰酸肢冷,尿少水肿,舌质胖淡,苔白滑、脉象沉细。兼有心悸,尿少,浮肿等表现,其病机为肾阳不足,水不化气,上凌心肺。治宜温阳化水之法,方选真武汤化裁。
气喘之临床辨证,首先在于鉴别虚实。《景岳全书.喘促》谓:“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辨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明确指出了气喘辨别虚实之重要。实喘的共同特点是病势急骤,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脉数有力。虚喘的共同特点是病势缓慢,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动则喘息更甚,气怯声低,脉微弱或浮大无力。《临证指南医案.喘》云:“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所以实喘之治疗,以祛邪利气为治则,重点在肺。虚喘之治疗,以培补摄纳为治则,重点在肾。至于虚实错杂之证,则当辨别标本缓急,权衡主次,辨证论治。
【文献别录】
- 《圣济总录.伤寒门》:“论曰伤寒喘,其证不一。有邪气在表,表未解无汗而喘者;有邪气在里,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者。有潮热者。有心下有水而喘者。古人治之,亦各求其本。故在表者当汗,在里者宜下,至于心下有水而喘,则又当利其小便也。
- 《症因脉治.喘症论》:“诸经皆令人喘,而多在肺胃二家。喘而咳逆嗽痰者,肺也;喘而呕吐者,胃也。”
- 《症因脉治.外感喘》:“暑湿喘逆之症,烦闷口渴,喘息气粗,多言身重,汗出身仍熟,此暑湿之喘症也。”
- 《症因脉治.内伤喘》:“食积喘逆之症,胸满,胃痛腹痛,恶食饱闷,大便或结或溏,上气喘逆,喘呕嗳气,此食积喘逆症也。”
- 《景岳全书.喘促》:“关格之证为喘者,…其病必虚里跳动而气喘不已。此之喘状多无咳嗽,但觉胸膈舂舂,似胀非胀,似短非短,微劳则喘甚,多言亦喘甚,甚至通身振振,慌张不宁,此必情欲伤阴,以致元气无根,孤阳离剧候也。”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