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血虚
别名血虚不荣
【概念】

血虚证是体内血液不足,肢体脏腑百脉失于濡养而出现的全身性衰弱证候的总称。多因劳倦内伤,思虑过度,暗耗阴血;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或失血过多所致。久病不愈,温病后期亦可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为: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女子月经量少,衍期,甚则经闭。舌质淡,脉沉细无力等症。

血虚证常见于“心悸”、“虚劳”、“眩晕”、“头痛”、“痉证”、“血证”、“便秘”、“发热”、“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疾病中。

本证通常应与“阴虚证”、“血脱证”相鉴别。

【鑑别处理】

血虚证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中,其临床表现各具一定特点,治疗方法亦不尽相同,必加加以辨析。

  1. 如在心悸病中见血虚证,临床表现以心悸、头晕、失眠多梦、面白无华、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为特点。此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乃病体虚,气血不足,或因失血过多,心失所用所致。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用归脾汤(《济生方》)或用炙甘草汤(《伤寒论》)。
  2. 若在虚劳病中见血虚证,临床表现每以心、肝血虚症状为主:
    1. 心血虚:以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或结代为特点,多由禀赋不足、精血不旺、思虑耗伤心血、大病之后,失于调理,阴血亏虚,久而不复,积虚成损所致。治宜养血安神,方用养心汤(《证治准绳》)或归脾汤(《妇人良方方》)。
    2. 肝血虚:以头晕、目眩、耳鸣、脇痛、惊惕不安,月经不调,经闭,甚则肌肤甲错,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弦细为特点,此由情志郁结,暗耗肝血,或失血过多,久病之后失于调理,阴血亏虚,甚则血虚化燥,久而不复,积虚成劳所致。治宜补血养肝,方用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
  3. 若在眩晕病中见血虚证,临床每以眩晕于劳累后发作或加重,面白无华,唇甲苍白,常兼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失眠等症为特点,此由久病心脾两虚,或热病耗伤阴血,血虚不能滋濡周身,血不上奉于脑,或血虚阴亏,虚热上扰清窍所致。治宜益气养血,方用归脾汤(《妇人良方》)加味。
  4. 若在头痛病中见血虚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隐隐作痛,周劳则甚,心悸失眠,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此由久病正虚,或失血过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所致。治宜补养气血,方用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味。
  5. 若在便秘病中出现血虚证,临床表现以大便秘结,努责乏力,面色不华,唇舌色淡,头晕目眩,心悸,脉细。此由久病体虚,年高体衰,产后亡血,或血虚津少,大肠失于濡润,或血少而致阴虚内热所致。方用润肠丸(《沈氏尊生书》)。
  6. 若在出血性疾病中见血虚证,临床表现为鼻衄、齿衄、甚或肌衄,面色㿠白、头晕眼花、心悸、神疲乏力等特点。此由失血过多,血虚气亦亏,气不摄血,故血出不止。治宜补气摄血,方用人参归脾汤(《妇人良方》)。
  7. 若在发热病中出现血虚证,则临床表现为发热、夜重昼轻,心悸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数。多由久病心肝血虚,或脾不生血,或失血过多致致。治宜清热养血,方用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
总之,证候虽同,但在不同疾病中,其表现各有特点,临床上可根据各自病证的特点进行辨治。

血虚证较多发生于妇人。因为月经、胎孕无不以血为本。其临床表现是经期延后、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空痛、甚则闭经。还会出现血虚不孕、滑胎等病证。年高体弱之人,亦常见血虚证,主要与年高精亏血少有关,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头昏眼花、耳鸣耳聋或便秘。

血为阴,气为阳,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气有温煦肌腠,化生精血,统摄血液的作用;而血有运载阳气、濡养肌腠等作用。二者关系密切,故血虚证在其病机演进过程中常伴有两种情况:

  • 一是血虚无以载气,则气亦随之而少,导致气血两虚之证。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失眠、少气懒言、乏力自汗、舌淡而嫩、脉细弱。
  • 二是由于长期慢性失血,或突然大量失血,血海空虚、真阴不足,导致血脱证。症见面白、夭然不泽、头晕目花、四肢清冷、脉空虚等。
由于失血过多、血脱气无依附,气随之暴脱,亦可形成气随血脱证,症见面色苍白,汗出肤冷,四肢不温,甚至晕厥,脉微细或芤等。治疗时可本着“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理论,宜补气固脱,以防亡阳之变。

【类证鑑别】

  1. 阴虚证与血虚证:二者均为虚证,血属阴,精、津、液亦属阴,且“精血同源”、“津血同源”。阴虚证较血虚证范围为广。从病因而论,血虚证是由脾胃虚弱、化源不足,七情郁结,暗耗阴血,久病不愈,失血过多所致。血虚不能滋养头目,则头晕眼花;不荣于面,则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营血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血虚筋脉失养,则手足发麾、甚则搐搦;血海不足,冲任空虚,则月经不调,甚或经闭;血虚不荣于舌,则舌见淡白;脉道失充。则脉细弱。而阴虚证多由久病阴分不足,热病伤津耗液,或汗、吐、下太过所致。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则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虚热内逼津液外泄,则见盗汗;体内津液亏乏,则见口燥咽干,小便短赤;阴虚火旺,则舌红少苔或无苔,脉见细数。综上可见,血虚证与阴虚证的主要区别在于:血虚证突出一个“色”字,即面色苍白、口唇色淡、爪甲无华等;而阴虚证则在于“热”字,即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以此可资鉴别。
  2. 血脱证与血虚证:二者同属体内血液亏虚范畴。血脱证较血虚证为重,血脱证可为血虚证的进一步发展,亦可因突然大量出血所导致。由于阴阳互根的关系,阴损可及阳,失血过多,气失依附,血脱气亦随之暴脱。故血脱后常常出现气随血脱之候,症见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自汗肤冷、气息低微、脉微细或芤、甚则出现晕厥。显然与血虚证之表现不同,不难分辨。

【文献别录】

  1. 《丹溪乙法‧惊悸怔忡》:“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
  2. 《症因脉治‧卷一》:“血分发热之症,昼则安静,夜则发热,唇焦口干,反不饮水,睡中盗汗,此血分发热之证也。血分发热之因,或热病后,热伏血中,或阴血素亏,血虚火旺,二者皆成血分发热也。”
  3. 《证治汇补‧上窍门》:“血为气配,气之所丽,以血为荣。凡吐衄崩漏产后亡阴,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眩晕生于血虚也。”
  4. 《证治汇补‧血证》:“血虚者,其症朝凉暮热、手足心热、皮肤干涩甲错、唇白、女子月事前后不调、脉细无力,法宜补之。”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