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证型湿痰
别名痰饮、痰湿、痰湿内蕴、湿痰内闭、痰湿郁阻
【概念】

湿痰证又称痰湿证,是指湿浊内停日久而产生的痰证。多因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所致。

湿痰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质稀,或吐涎沬,胸部痞闷,或痰鸣喘促,或呕恶纳呆,肢体困重,面色萎黄或虚浮,舌淡胖,苔滑腻,脉滑或缓。

本证常见于“咳嗽”、“喘”、“呕吐”,亦可见于“昏迷”疾病中。

湿痰证在临床上应与“风痰证”、“寒痰证”相鉴别。

【鑑别处理】

本证辨析湿痰证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中。

  1. 咳嗽与喘见湿痰证者多为湿痰阻肺,肺失肃降所致。咳嗽以咳嗽痰多,痰易咯出,色白质稀为特征,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方选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
  2. 喘病以呼吸急促,痰鸣胸闷,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揭动为特征,治宜燥湿祛痰,降气平喘,方选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合二陈汤化裁;
  3. 呕吐见湿痰证,则以反复呕吐痰涎为主症,此由湿痰中阻,胃气不降所致,治宜和胃降逆,燥湿化痰,方选小半夏汤(《金匮要略》),或二陈汤化裁。
  4. 神识昏迷出现湿痰证者,喉中痰鸣,漉漉有声,呕吐痰涎,神志模糊,语言不清,昏迷不醒,此为湿痰上蒙清窍所致,治宜燥湿化痰,开窍醒神,方选涤痰汤(《奇效良方》)送服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湿痰证每易出现于肥胖之人,在夏末湿盛的季节,湿痰证患者往往症状加重。湿痰为阴邪,至夜得阴气之助,故夜间痰量增多。

湿痰证在病机演化过程中易出现脾虚湿困证与胃气上逆证。脾气虚弱,水湿停滞,易生湿痰,而湿痰中阻则进一步损伤脾气,故此湿痰证易兼夹脾虚湿困证。脾虚湿困证的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胸脘胀满,纳呆呕恶,尿少便溏,头重如裹,肢体沉重等。湿痰阻滞中焦,兼夹胃气上逆,其表现还有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类证鑑别】

  1. 风痰证与湿痰证:风痰与湿痰均可见于昏迷患者,其共同表现是痰多,喉中痰鸣,漉漉有声,呕吐痰涎等。二证所不同者,风痰证为风与痰结,患者体素肝阳亢盛,痰随风动,起病突然,头晕目眩,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甚至昏倒,口吐白沬,面赤,烦躁,脉弦滑数;湿痰证则为湿痰蒙闭清窍,症状以痰多息涌,口吐涎沬,嗜睡,肢体困重或不遂,面色晦滞不华,脉濡缓等多见。前者有风证表现,后者仅湿盛痰涌,不难鉴别。
  2. 寒痰证与湿痰证:寒痰证是由于素有痰浊又感外寒,或阳虚生寒,水湿不运,寒与痰相搏结所致。湿痰证与寒痰证均有痰色白而清稀,胸闷咳喘等症。但湿痰证以痰量多,且白稀而粘,易于咳出,可兼见腹胀便溏,肢体沉重等湿困脾胃的表现为特点。而寒痰证以痰白稀而清,并有形寒肢冷,尿清便溏等寒证表现为特点,可玆鉴别。

【文献别录】

  1. 《症因脉治‧痰证论》:“湿痰之症,身或热或不热,体重足酸,呕而不渴,胸膈满,时吐痰,身体软倦,此内伤湿痰证也。湿痰之因,中气不足,胃阳不能消化,脾阳不能施布,则水谷停留为痰为饮,而湿痰之症成矣。湿痰之脉,多见沉滑,滑实顽痰,滑软虚滞,滑而不数,脾湿成痰,滑而带数,湿热所致。湿痰之治,燥湿则痰白化,理脾则痰运行,二陈平胃散,或二陈羌防汤。湿郁成热,栀连二陈汤。虚人六君子汤,带热加栀连,带寒加姜附。”
  2. 《七松岩集‧痰饮》:“湿痰者,外则体肥,多汗倦怠;内则中满,肠鸣泄泻。以燥湿分利为主。”
  3.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金子久医案》:“晨起痰先浓后薄,定是脾胃湿痰。”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