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本品為鱉科動物鱉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 的背甲。主產河北、湖南、安徽、浙江等地。全年均可捕捉,殺死後置沸水中燙至背甲上硬皮能剝落時取出,除去殘肉。曬乾,以沙炒後醋淬用。
【性味歸經】
鹹,寒。歸肝、腎經。
【功效】
滋陰潛陽,軟堅散結。
【主治】
- 陰虛發熱,陰虛陽亢,陰虛風動等證。能滋陰清熱,潛陽息風。治陰虛發熱作用較龜甲為優,為治陰虛發熱的要藥,常配青蒿、秦艽、知母等,如青蒿鱉甲湯、秦艽鱉甲散等;治陰虛陽亢,頭暈目眩,配生地、牡蠣,菊花等同用;治熱病傷陰,陰虛風動、舌乾紅絳,手足蠕動,常配生地黃、龜甲、牡蠣等同用。
- 用於癥瘕積聚、瘧母等。能軟堅散結。常配柴胡、丹皮、蟅蟲等,如鱉甲煎丸。
【文獻別錄】
- 《本經》:「主心腹癥瘕堅積,寒熱,去痞息肉,陰蝕,痔(核),惡肉。」
- 《本草匯言》:「鱉甲,除陰虛熱瘧,解勞熱骨蒸之藥也。…入肝,統主厥陰血分為病,…厥陰血閉邪結,漸至寒熱,為癥瘕,為痞脹,為瘧疾,為淋瀝,為骨蒸者,咸得主之。」
【用法用量】
入湯劑,15~30g;宜先煎。
【現代藥理】
鱉甲含動物膠、角蛋白、碘質及維生素D等。能抑制肝、脾之結締組織增生,提高血漿蛋白水平,及抗腫瘤等作用。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