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
本品為棕櫚科帶綠植物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H. Wendl.) 的葉柄。主產於華東、華南和西南各地。採棕時割取舊葉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纖維狀棕毛,曬乾,切成小片,以陳久者為佳,煅炭用。
【性味歸經】
苦、澀,平。歸肝、肺、大腸經。
【功效】
收斂止血。
【主治】
用於多種出血證,如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尿血等,尤多用於崩漏,以無瘀滯者為宜。本品苦澀,能收澀止血。治婦人崩漏,可單味用之,如《婦人良方》;亦常配血餘炭,側柏葉等同用。若屬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則配小薊,山桅等,如十灰散。若屬虛實寒性出血,衝任不固之崩漏下血,則配炮薑、烏梅,如《證治準繩》方;臨床亦常與黃耆、白朮、烏賊骨等益氣固崩之品同用。 此外,還可用於久瀉久痢,婦人帶下等證,亦取其收澀之功。
【文獻別錄】
- 《本草衍義》:「燒為黑灰,治婦人血露及吐血。」
- 《本草綱目》:「若失血去多,瘀滯已盡者,用之切當,所謂澀可去脫也。與亂髮同用更良,年久敗棕入藥尤妙。」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服1~1.5g。
【注意禁忌】
瘀滯之出血忌用。
【現代藥理】
本品含大量纖維素及鞣質。棕櫚子粉的醇提取物能收縮小鼠子官,並有一定凝血作用。
棕櫚的子、根、花亦供藥用。均有收斂止血作用。近年以棕櫚子醇提取物製成的止血丸,用於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慢性宮頸炎、人工流產、上環後等出血,均有較好的止血效果。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