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药名黄荆子
【品种来源】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牡荆(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与荆条(Vitex negundo L. var. heterophylla (Franch.) Rehd.)的带宿萼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用手搓下,晒干洗净。生用或清炒用。黄荆子大部分省区就地取材,自采自用,尚未形成大宗商品生产。

黄荆之名始见于苏颂《图经本草》,但古今本草学家大多认为《神农本草经》蔓荆实条下所附小荆实即指此而言,如《唐本草》载:"蔓荆子大,牡荆子小,故呼小荆。"苏颂曰:"……俗名黄荆是也,……,花红作穗,实细而黄,如麻子大,或云即小荆也"。这种描述是符合实际,至今民间仍习用黄荆之名,《四川中药志》也将牡荆子、小荆实列为黄荆子别名。药材黄荆子实际上是植物黄荆、牡荆和荆条果实的总称。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

【功效】

散风,祛痰,止咳平喘,理气止痛。

【用法用量】

3~9g。

【现代药理】

黄荆的果实含挥发油约0.5%(主要存在宿萼中)、蔓荆子黄素Vitexicarpin即Casticin、牡荆内酯(Vitexilactone)、β-谷甾醇及烷烃类化合物。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丁香烯(约占全油的30~45%)、香桧烯、1,8-桉叶素、α-蒎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等。

  1. 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牡荆果实煎剂,70%乙醇提取物,挥发油及油中主要成分β-丁香烯均有明显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和一定止咳作用(浓氨水雾致法),并能扩张气管和支气管平滑肌(豚鼠离体肺灌流法)。与紫河车、山药共制成丸剂,或提取挥发油制成胶丸,治疗支气管炎均有良效。
  2. 抗菌作用:黄荆子、牡荆子水煎液在试管内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煎煮时间长,抑菌作用亦增强,牡荆子对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均有杀灭作用。
  3. 抑制排卵:黄荆子具有激素样作用,近年有人证明黄荆子浸膏确能对抗醋酸铜引起的雌兔排卵。
  4. 镇痛、镇静:药理实验证明有镇痛和镇静作用。以注射液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急性胃肠炎引起的疼痛,以及痛经、腹痛、四肢关节痛和术后疼痛有较好效果。
  5. 毒性:腹腔注射牡荆挥发油,测得小鼠LD50为0.47g/kg。1/10和1/20 LD50量给予小鼠口服,连续14天,全部存活,脏器无中毒病变。水煮酒沉部分制成的注射剂,进行急性、亚急性、过敏性、刺激性试验亦表明毒性甚低。

【现代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疝气,关节疼痛。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