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药名桑叶
别名霜桑叶
科属桑科
【品种来源】

桑树 (Morus alba L.) 为桑科落叶乔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江浙一带居多,且历史悠久。10~11月间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桑树的叶、果、木材、枝条等可以用来饲蚕、食用、酿酒、编筐、造纸和制作各种器具,同时其叶、根、根皮、嫩枝、果穗、木材、寄生物等还是防治疾病的良药。

冬桑叶又名霜桑叶、晚桑叶、老桑叶。为晚秋至初冬经霜后采收的桑叶。以叶大而肥、色黄橙者为佳。炒桑叶为桑叶用文火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摊晾入药者。炙桑叶又名蜜桑叶。为桑叶用蜂蜜炙后入药者。

【性味归经】

苦甘,寒。

  • 《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 《纲目》:“味苦甘,寒,有小毒。”
  • 《医林纂要》:“甘酸辛,寒。入肺、肝经。”
  • 《纲目》:“手足阳明经。”
  • 《本草经解》:“入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
  • 《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效】

霜桑叶性味苦甘而寒,入肺肝经,有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

【主治】

  1. 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咳嗽。本品甘寒质轻,轻清疏散,长于凉散风热,又能清肺止咳,故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常配菊花连翘杏仁等同用,如桑菊饮
  2. 用于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如清燥救肺汤
  3. 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本品苦寒,兼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效,故可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常配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同用;本品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泄肝火,益阴,凉血明目,故配菊花夏枯草车前子等清肝明目之品,可用治肝经风热、肝火上攻所致目赤、涩痛,多泪等实证;配合滋补精血之黑芝麻同用,即桑麻丸,又可用治肝肾不足、眼目昏花之虚证。
  4. 把鲜桑叶摘破叶脉后取其渗出的白色液汁,名为桑叶汁,味苦性微寒,功擅解毒清热止血,主治痈疖、瘿瘤、外伤出血及蜈蚣咬伤等。桑叶的蒸馏液还可用于治疗目疾。
  5. 此外,本品甘寒,尚能凉血止血,还可用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之证,可单用,或配其它止血药同用。
  6. 现代还用于治疗下肢象皮肿。

【文献别录】

  1. 《本经》:“除汗热,出汗。”
  2. 《本草拾遗》:“桑叶极看名鸡桑,最堪入用。”
  3. 《本草衍义》:“清肺泻胃,凉血燥湿,去风明目。”
  4. 《本草图经》:“桑叶可常服,以四月桑茂盛时采叶;又十月霜后,三分、二分已落时,一分在者名神仙叶泪口采取与前叶同阴干,捣末,丸散任服,或煎以代茶钦,令人聪明。又炙叶令微干,和桑衣煎服,治痢,亦主金疮及话损伤止血。”
  5. 《本草纲目》:“桑有数种,有白桑,叶大如掌而厚;鸡桑,叶花而薄;子桑,先棍而后叶;山桑,叶尖而长。以子种者,不若压条而分者。桑生黄衣,谓之金桑,其木必将搞矣。” “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6. 《百草镜》:“桑叶,采过二桑者勿用。止采过头叶,其二叶力全,至大雪后犹青于校上,或黄桔于校上,皆可用,须大雪压过;次日雪睛采下,线穿悬户阴干,其色多青黑色,风吹作铁器声,故名铁扇子,冬至后采者良。”

【用法用量】

5~10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

【炮制储藏】

  1. 桑叶:拣去杂质,搓碎,缀去梗,筛去泥屑。
  2. 蜜桑叶:取净桑叶力口炼熟的蜂蜜和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桑叶100斤,用炼熟蜂蜜20~25斤。

【现代药理】

本品含皮固醇、芸香甙、桑甙、懈皮素、异懈皮素、东茛菪甙等。鲜桑叶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煎剂有抑制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附药说明】

桑枝:桑树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其性味苦平,偏入肝经,功擅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行水气。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水肿、身痒等证,尤擅疗上肢痹痛。可煎汤或熬膏内服,亦可煎水外洗。此外,把桑树的枝条烧灼后,可沥出汁液,名桑沥,《本草纲目》等书载其能治疗“大风疮疥”、破伤风、小儿身面烂疮等证。

桑木:桑树的木材入药有三用,一是木材所烧成的灰,叫桑柴灰,可治疗水肿、金疮出血、目赤肿痛等。二是桑柴灰加水制汁,经过滤、蒸发后所得的结晶状物,名桑霜,可治疗噎食积块及痈疽疔毒。三是老桑树木材上的结节,名桑瘿,古人认为能祛风除湿,疗风湿痹痛、老年鹤膝风等。现在临床对桑木已鲜用。

桑白皮:冬季采挖桑根,除去其栓皮作药用。性味甘寒,入肺脾经,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之功。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痰多、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多入煎剂、散剂,也捣汁或煎水外用。桑根带皮用亦可入药,书载其味微苦性平,能治疗惊痫、筋骨痛、高血压、目赤、鹅口疮、崩漏等。

桑椹:为桑树结的果穗,夏季采收。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有补肝益肾,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熄风之功。常用于治疗阴亏血虚之眩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及津伤口渴、肠燥便秘等。煎汤、熬膏、生啖、浸酒、外洗用均可。

桑耳:桑树寄生物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古药书称桑耳,性味甘平,能治疗肠风、痔疮出血、衄血及妇人崩漏、带下、心腹痛等。此外,目前临床通用的桑寄生为桑寄生科多种植物的枝叶,但古人认为寄生于桑树者为佳,其性味苦平入肝肾经,擅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及妇人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等证。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