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药名干姜
别名炮姜、黑姜、煨姜
科属姜科
【品种来源】

本品为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以干姜砂烫至鼓起,表面棕褐色,或炒炭至外表色黑,内呈棕褐色入药。

【性味归经】

苦、涩,温。归脾、肝经。

【功效】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主治】

  1. 用于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等。本品主入脾经,能温经止血、对脾阳虚,脾不统血者,此为首选要药。可单味用之,如《姚氏集验方》以本品为末,米饮下,治血痢不止;亦可配收敛止血药同用,如《证治准绳》治冲任虚寒、崩漏下血,配棕榈乌梅同用之如圣欺;临床常配人参黄耆附子等同用,以达益气助阳温经止血之功。
  2. 用于虚寒腹痛、腹泻等,本品能温中止痛、止泻。治上述之证可单用成配附子等同用,如《千金要方》单用本品治中寒水泻。若治产后血虚寒凝,小腹疼痛,则配当归川芎等同用,如生化汤

【文献别录】

  1. 《本草正义》:“阴盛格阳,火不归原,及阳虚不能摄血而为吐血、下血者,但宜炒熟留性用 之。最为止血要药。”
  2. 《本经》:“主胸闷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辟下利,生者尤良。”
  3. 《本草纲目》:“元素曰:干姜...其用有四:通心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
  4. 《本草求真》:“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

【用法用量】

煎服,3~6g。

【炮制储藏】

炮姜为干姜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黄色而成,未成炭者偏于温中散寒,主要用于虚寒腹痛腹泻;炮姜炭则专于温经止血,宜于血证。

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品炮姜最早记载于汉《伤寒论》。至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所载干姜除“炮”外,又出一“炮炭”即姜炭。故此可以认为姜炭从宋代开始为干姜的又一炮制品。明代缪希壅在《炮制大法》中指出干姜:“若产后血虚发热及止血俱炒黑,温中炮用,散寒邪理肺气止呕生用”。《本草崇原》中指出:“后人以干姜炮黑谓之炮姜,姜味本辛,炮过则辛味稍减,若炮制太过,本质不存,谓之姜炭,其味微苦不辛,其质轻浮不实,又不及炮姜之功能”。《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明确把两者区分开:“炮姜温中散寒,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姜炭温经止血。主治吐衄崩漏,阴虚失血”。故可以认为炮姜、姜炭应该是干姜的两种不同炮制品。

干姜经炮制成姜炭后,其作用由暖中、回阳通脉、温中散寒、温肺化饮,转变为温经止血,治吐衄崩漏、阴虚失血。乃因干姜在高温下炮制成黑,则辛辣变为苦咸味,既下走,黑又止血,姜的辛热之性虽无,辛凉之性尚在,故能去血中之郁热而不寒,止吐血之妄行而不滞,较之别药徒以黑为能止血为事者,功胜数倍。

【现代药理】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为姜烯、姜醇、水芹烯、茨烯、柠檬醛、芳樟醇、姜辣素等。

  • 姜的乙醇提取液能直接兴奋心脏,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
  • 干姜有镇呕、镇静、镇痛、驱风健胃、止咳等作用。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