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
本品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的菌丝体及孢子,经人工培养,使菌丝在粳米内部生长, 最终整个米粒变为红色所得的制品。此菌多存在于乳制品中,亦可用粳米作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使之成红曲米。分布于河北、江西、浙江、台湾、福建、广东等地。
【性状】
红曲外观呈不规则颗粒状,如大米,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断面紫红色,发酵不完全者可见粉红或白色米心。质脆易碎,微有酸气,味淡。以红透质酥、无杂质者为佳。实体解剖镜下观察,表面粗糙呈细小颗粒状,有些附有粉色绒毛;横断面四周呈蜂窝样,中心稍平整,有放射状条纹,具角质化光泽。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肝、大肠经。
- 《饮膳正要》︰“味甘性平,无毒”。
- 《本经逢源》︰“甘微苦辛,性平”。
- 《本草纲目》︰“味甘性温,无毒”。
- 《本草便读》︰“味甘性温,入脾胃血分”。
- 《得配本草》︰“入足阳明、太阴经血分”。
- 《中药炮制学》︰“归肝、大肠经”。
【功效】
能促进脾胃运化,解生冷物毒,其色紫红,饶富色香味,能增进食欲,亦作为食品调味剂和食用天然色素。宋朝即已应用红曲制成红糟、酿制黄酒及红腐乳(酱豆腐),宋初《清异录》中有“以红曲煮肉”的记载。在台湾,红曲是绍兴酒及老红酒的主要原料。
- 《本草纲目》︰“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
- 《中药大辞典》︰“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治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食积饱胀”。
【文献别录】
- 《日用本草》:“红曲酿酒,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瘴气,治打跌伤损。”
- 《本草纲目》:“消食活血,健脾躁胃,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
- 《内外伤篇》:“妇人产后,三焦湿热,泄泻腹痛,宜炒红曲五钱,以饭为丸,加五灵脂一两,后用补脾胃血药送之。”
【注意禁忌】
孕妇、哺乳妇女、婴儿、阴虚火旺、无积滞、无瘀血者不宜。吃红曲时不要喝葡萄柚汁或吃葡萄柚。
- 《神农本草经疏》︰“性能消导,无积滞者勿用,善破血,无瘀血者禁使”。
- 《本草从新》︰“忌同神曲,脾阴虚胃火盛者勿用,能损胎”。
- 《药用本草》︰“阴虚胃火盛,无食积瘀滞者不用”。
红曲含有Monacolin K ,属西药Statin类的Lovastatin,不宜再与其它Statin类药物(如Atorvastatin 、Fluvastatin 、Pravastatin 及Rosuvastatin)并服,以免加重副作用。避免和Fibrates 类降血脂药品(如Fenofibrate 及Gemfibrozil )并用,以免引发横纹肌溶解症。肝功能指数不正常者、长期酗酒以致肝功能受损者、正在服用抗真菌药(Triazole类)或抗排斥药(Cyclosporine 类 )或Erythromycin者皆不建议使用。
【炮制储藏】
酿制工序包含以下步骤:浸米、蒸饭、晾饭、接种、搓曲、上铺、喷水拌曲、晒干等。根据不同的炮制法,红曲可分为制红曲、炒红曲、红曲炭等。炒炭后增强其消积泄痢之效,临床也可直接用生品。加工而成的红曲炭,形似红曲,外皮呈黑色,内部呈老黄色,有焦香味。
- 《本草纲目》︰“其米过心者,谓之生黄,入酒及酢醢中,鲜红可爱,未过心者不甚佳。红入米心,陈久者良”。
- 《炮炙大法》:“陈久者良,吹净炒,研用”。
- 《中药大辞典》:“净红曲:筛净灰屑,拣去杂质;红曲炭:净红曲置热锅内,用武火微炒,使外部呈黑色,内部呈老黄色为度,喷淋清水,冷却。”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