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概述 皰疹樣皮炎可能是在遺傳體質的基礎上,由於穀膠致敏而引起皮膚和小腸粘膜損害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膚以發生紅斑、丘疹、風團、水皰等多形性皮損為特徵表現。多發於中年男性,大多數患者對碘劑及穀膠、牛乳飲食過敏。
本病少見,病程較長,加劇及緩解交替發作,但預後良好,死亡較少,兒童發病至青春期後可自然緩解。
bubble_chart 臨床表現
- 損害多樣性,有紅斑、丘疹、風團及大小不一的水皰。水皰常密集成群,皰液清晰,皰壁厚,尼氏徵陰性。水皰吸收後,色素沈著顯著。呈反覆發作與緩解的慢性病程;
- 皮損主要分佈於肩胛、臀、臂、大腿及肘、膝關節伸側,多無口腔粘膜損害;
- 瘙癢劇烈,但全身症狀少;
- 部分病人可出現吸收不良綜合徵和脂肪瀉。
bubble_chart 診斷
- 皮損多形性,其中漿液性水胞呈群集狀或環狀排列為特徵;
- 損害主要對稱地分佈於肩、胛、臀、臂、氐及肘、膝關節伸面;
- 瘙癢劇烈,但全身症狀少;
- 可伴有吸收不良綜合徵表現;
- 組織病理示表皮下水皰,無棘層鬆解,乳頭頂部有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的膿瘍;
- 皮損周圍及正常皮膚直接免疫螢光(DIF)檢查,可見乳頭頂部顆粒狀IgA沉積;
- 部分病例對碘劑呈過敏反應;
- 小腸組織活檢,示局源性腸絨毛萎縮和固有膜慢性炎性細胞浸潤。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 忌食含穀膠食物如麥類食物,忌食含碘食物如海帶、紫菜等;
- 忌用含碘藥物;
- 全身藥物治療;
- 局部對症處理。
bubble_chart 治癒標準
- 治癒:皮疹消退、症狀消失、無新發者;
- 好轉:皮疹部分消退,症狀減輕,偶有新發皮疹;
- 未癒:仍有新發皮疹,症狀無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