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病名小兒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
別名hemorrhagic necrotizing enteritis
bubble_chart 概述

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hemorrhagic necrotizing enteritis)病變以空腸為主,嚴重者全部空腸及迴腸均可受累。腸腔呈節段性出血、壞死,病變區域與健康區域界限清楚。各年齡小兒均可發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瞭。

bubble_chart 臨床表現

  1. 年齡:多見於3~12歲小兒,新生兒亦有發病。
  2. 症狀:起病急,以腹痛、嘔吐、腹瀉、便血及發熱為主,重時可出現中毒性休克。嚴重者亦可出現中毒性腸麻痺。
  3. 體徵:上中腹壓痛,肌緊張。出現中毒性腸麻痺者,腹脹,腸鳴音減弱。肛門指診則多發現血便。

bubble_chart 輔助檢查

  1. 血象:白細胞總數在10.0×109/L~20.0×109/L之間,中性粒細胞增加,並有核左移現象。
  2. 糞便檢查:鏡檢有大量紅細胞。隱血陽性。
  3. X線檢查:腹部平片可見十二指腸擴大,空、回、結腸充氣,脂肪線消失,并可見大小液平。腸腔充氣以空腸多見。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內科治療

主要應積極搶救中毒性休克,糾正水及電解質紊亂,控制感染,改善中毒症狀。

  1. 禁食 早期禁食,待嘔吐、便血停止後,逐漸進流食。
  2. 糾正中毒性休克 立即補充有效循環量,可用2:1等張含鈉液或右旋糖酐靜脈輸入,同時糾正酸中毒,還可選用654-2或多巴胺等。
  3. 抗生素 選用廣譜抗生素。一般選用氨苄青黴素及第三代頭孢類藥物等。
  4. 腎上腺皮質激素 氫化可的松5~l0mg/(kg﹒d),或地塞米松0.1~0.25mg/(kg﹒d),靜脈滴入。好轉後用潑尼松1~2mg/(kg﹒d)口服。療程一般為1周左右。
  5. 矯正水和電解質紊亂。
  6. 對症治療 (1)腹痛:阿托晶每次0.01mg/kg,皮下注射,或杜冷丁每次1 mg/kg,肌注。 (2)腹脹:胃腸減壓。 (3)止血。

外科治療

併發腸壞死、腸穿孔、腸梗阻者應進行手術治療。

bubble_chart 鑑別

  1. 中毒型痢疾:起病急,開始即高熱。可伴循環衰竭及驚厥。以膿血便為主。大便培養痢疾桿菌可陽性。
  2. 腸套疊:多見於嬰幼兒,不發熱,腸梗阻症狀明顯,腹部可觸及腫塊,肛門指診及X線可協助診斷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