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hemorrhagic necrotizing enteritis |
bubble_chart 概述 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hemorrhagic necrotizing enteritis)病变以空肠为主,严重者全部空肠及回肠均可受累。肠腔呈节段性出血、坏死,病变区域与健康区域界限清楚。各年龄小儿均可发病,病因尚不完全明了。
bubble_chart 临床表现
- 年龄:多见于3~12岁小儿,新生儿亦有发病。
- 症状:起病急,以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及发热为主,重时可出现中毒性休克。严重者亦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痺。
- 体征:上中腹压痛,肌紧张。出现中毒性肠麻痺者,腹胀,肠鸣音减弱。肛门指诊则多发现血便。
bubble_chart 辅助检查
- 血象:白细胞总数在10.0×109/L~20.0×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增加,并有核左移现象。
- 粪便检查:镜检有大量红细胞。隐血阳性。
- X线检查:腹部平片可见十二指肠扩大,空、回、结肠充气,脂肪线消失,并可见大小液平。肠腔充气以空肠多见。
bubble_chart 治疗措施
内科治疗
主要应积极抢救中毒性休克,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改善中毒症状。
- 禁食 早期禁食,待呕吐、便血停止后,逐渐进流食。
- 纠正中毒性休克 立即补充有效循环量,可用2:1等张含钠液或右旋糖酐静脉输入,同时纠正酸中毒,还可选用654-2或多巴胺等。
- 抗生素 选用广谱抗生素。一般选用氨苄青霉素及第三代头孢类药物等。
- 肾上腺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5~l0mg/(kg﹒d),或地塞米松0.1~0.25mg/(kg﹒d),静脉滴入。好转后用泼尼松1~2mg/(kg﹒d)口服。疗程一般为1周左右。
- 矫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 对症治疗 (1)腹痛:阿托晶每次0.01mg/kg,皮下注射,或杜冷丁每次1 mg/kg,肌注。 (2)腹胀:胃肠减压。 (3)止血。
外科治疗
并发肠坏死、肠穿孔、肠梗阻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bubble_chart 鑑别
- 中毒型痢疾:起病急,开始即高热。可伴循环衰竭及惊厥。以脓血便为主。大便培养痢疾杆菌可阳性。
- 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不发热,肠梗阻症状明显,腹部可触及肿块,肛门指诊及X线可协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