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病名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
bubble_chart 概述

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種類型,係由急性水腫型胰腺炎病變繼續發展所致。胰腺腺泡、脂肪、血管大片壞死,胰腺組織水腫,體積增大,廣泛性出血壞死。腹膜後間隙大量血性滲出液。網膜、繫膜組織被滲出的胰酶所消化。此型胰腺炎病情篤重,且發展急劇,併發症多,死亡率很高。

bubble_chart 臨床表現

驟起上腹劇痛或在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治療過程中出現高熱,瀰漫性腹膜炎,麻痺性腸梗阻,上腹部腫塊,消化道出血,神經精神症狀,休克。

bubble_chart 輔助檢查

  1. 血尿澱粉酶可有持續升高或因胰腺廣泛壞死而不升高。血鈣下降,其值<1.74mmol/L(7mg%)則預後差。血糖增高,出現糖尿。血清高鐵血紅蛋白陽性。
  2. 腹腔穿刺液血性混濁,澱粉酶、脂肪酶升高。
  3. B型超聲檢查可見胰腺腫大,內部光點反射稀少。CT顯示胰腺瀰漫性增大,外形不規則,邊緣模糊,胰周間隙增寬。

bubble_chart 診斷

  1. 症狀:驟起上腹劇痛或在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治療過程中出現高熱,瀰漫性腹膜炎,麻痺性腸梗阻,上腹部腫塊,消化道出血,神經精神症狀,休克。
  2. 體徵:全腹膨隆,壓痛及反跳痛,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消失,少數患者因含有胰酶的血性滲液經腹膜後間隙滲至皮下,出現皮下脂肪壞死,兩側腹壁淤斑和臍周圍褪色。

bubble_chart 治療措施

  1. 抗休克,糾正水電解質失衡:根據血生化檢測結果補充鉀、鈣、鎂。輸入全血及血漿,補足血容量,改善微循環,必要時加用正性收縮能藥物(多巴胺、多巴酰胺、異丙基腎上腺素)。
  2. 禁食,胃腸道外營養(TPN):採用葡萄糖/氨基酸系統;非蛋白質熱與氮比例約為150~200︰1,熱卡146~188kJ/kg(35~45kcal/kg),補液量30~45ml/kg。
  3. 抑制胰腺外分泌細胞的酶蛋白合成:術後即開始給予5-氟尿嘧啶250mg溶於500ml液體中靜脈滴入,連續5~7天。福埃針(EOY)100~200mg,1~3次/日,5~7日。
  4. 抗感染:感染菌常為需氧與厭氧菌混合感染,如腸球菌、大腸桿菌、類產鹼桿菌、金葡菌、綠膿桿菌、克雷白桿菌屬、脆弱類桿菌、產氣莢膜梭菌等。選用氯林可黴素,嗶哌青黴素,甲硝唑。必要時作血培養及藥敏試驗。
  5. 腹腔灌洗:穿刺置管腹腔灌洗,24小時內灌洗平衡鹽溶液12~24L,以減少中毒症狀。
  6. 手術治療:
    1. 適應證:診斷尚不能肯定但有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出現休克或同時伴有膽道結石、膽道蛔蟲,急性化膿性膽管炎,阻塞性黃疸,胰腺膿腫,胰腺假性囊腫者。
    2. 手術時機:經積極治療若腹痛腹脹,中毒症狀加重,腹腔穿刺出血性滲液,即應手術,手術時間愈早,死亡率愈低。
    3. 手術方式:病程早期主要為引流和清除壞死組織,後期主要為處理胰腺和胰外感染及併發症。
      1. 病情重篤,情況差,不能耐受較大手術的患者,可行單純胰周及腹腔引流。
      2. 病情允許,行胰腺壞死組織清創引流術。
      3. 對胰腺部分或全胰切除應慎重。必要時行三個造口(探查性膽總管造瘻,減壓性胃造瘻,空腸營養性造瘻)。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