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黃耆 護皮毛,實元氣,活血生血,瘡家聖藥 3克 (1錢) 人參 補肺氣,如氣短不調反喘者加之 1克 (3分) 炙甘草 能調中,和諸藥,瀉火,益胃氣,亦去瘡邪 1.5克 (5分) 連翹 能散諸經血凝氣聚,12經瘡藥中不可無 3克 (1錢) 白芍藥 酸寒能補中益肺,治腹痛必用之,夏月倍之,冬寒則不可用 1克 (3分) 肉桂 能散結積陰證,瘡瘍當少用之,此寒因熱用之意,又為陰寒覆蓋其瘡,用大辛熱以消浮凍之氣,煩躁者去之 0.6克 (2分) 柴胡 功同連翹,如瘡不在少陽經去之 2.4克 (8分) 防風 此3味必關手足太陽證,脊痛項強,腰似折,頂似拔角者之,防風辛溫,若瘡在膈已上,雖無太陽證亦當用之,為能散上部風邪,去病人拘急 1.5克 (5分) 廣蒁 煨,此2味,瘡堅甚者用之,不堅不用 1克 (3分) 大麥櫱 麵炒,治腹中縮急,兼消食補胃 3克 (1錢) 黃蘗 炒,如有熱或腿腳無力加之,如煩躁欲去衣者,腎中伏火也,更宜加之,無此不用 1克 (3分) 厚朴 薑製,腹脹加之,否則勿用 0.6克 (2分) 蒸餅為丸。每服三錢。
bubble_chart 主治
治瘰癧馬刀挾癭,從耳下或耳後下頸至肩,或入缺盆中,乃手足少陽經分,其瘰癧在頸下或至頰車,乃足陽明經分受心脾之邪而作也。今將三證合而治之。
bubble_chart 加減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