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方名半夏白朮天麻湯
來源東垣
類別祛痰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半夏 湯洗七次 1.5克 (1.5錢)
麥芽 1.5克 (1.5錢)
神麴 炒 3克 (1錢)
白朮 炒 3克 (1錢)
蒼朮 泔浸 1.5克
人參 1.5克
黃耆 蜜製 1.5克
橘皮 1.5克
茯苓 1.5克
澤瀉 1.5克
天麻 1.5克 (5分)
乾薑 0.9克 (3分)
黃蘗 酒洗 0.5克 (2分)

煎服。

bubble_chart 功效

補脾胃,化痰濕,定虛風。

bubble_chart 主治

脾胃虛弱,痰濕內阻,虛風上擾,致成痰厥頭痛,證見頭痛如裂,目眩頭暈,胸脘煩悶,噁心嘔吐,痰唾稠粘,氣短懶言,四肢厥冷,不得安臥,舌苔白膩,脈弦滑。

bubble_chart 方義

痰厥之證係因脾胃內傷,虛風內作,引起風痰上逆之證。方中以半夏天麻為主藥,因半夏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凡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除;天麻有定風草之名,凡虛風內作、頭旋目眩、非天麻不能定。痰多滯濁故以神麴麥芽以消之;痰多水濕故以二朮、苓、澤利之;痰能阻氣故以陳皮行之、乾薑溫之,黃柏清之;人參黃耆則用以溫中補氣。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1. 眩暈頭痛。
  2. 首昏如蒙。
  3. 苔白膩。
  4. 脈弦滑。
  5. 嘔逆。

bubble_chart 加減

  1. 偏頭痛:加川芎蔓荊子
  2. 眩暈甚嘔吐頻作:加代赭石
  3. 血壓偏高:加鉤藤杜仲
  4. 血虛頭痛:加當歸川芎
  5. 偏寒眩甚:合真武湯
  6. 鼻炎:加辛夷蒼耳子
  7. 耳鳴、重聽:加鬱金石菖蒲蔓荊子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本方藥偏辛溫,對於肝陽上亢,化火動風引起之眩暈頭痛禁用。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眩暈、高血壓、偏頭痛、高血脂症、頭痛、嘔吐、動脈硬化症、胃弛緩、胃下垂、低血壓、鼻蓄膿、鼻病、梅尼爾證候群。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