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方名芍藥甘草湯
來源傷寒卒病論
類別和解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甘草 炙 4兩

bubble_chart 功效

調和氣血,鎮攣止痛。

bubble_chart 主治

  1. 肝陰不足,剋犯脾土,腹拘急而痛。
  2. 陰液不足,筋脈失養,手足攣急。

bubble_chart 方義

本方雖僅兩味所組成,臨床應用甚為廣泛,凡屬拘急引起之疼痛,不拘痛處,皆可酌予使用。方中芍藥,酸苦微寒,益陰養血;炙甘草,甘溫、溫中緩急。二藥合用,酸甘化陰,陰液得復。筋脈得養,則腳攣急自伸;肝陰足,自不犯脾土,則拘急自愈矣!

bubble_chart 加減

  1. 惡寒者:加附子,名芍藥甘草附子湯
  2. 風寒犯胃:加乾薑附子吳茱萸
  3. 胃陰不足:加麥冬玉竹石斛
  4. 肝氣犯胃:合柴胡疏肝散
  5. 筋骨痛甚:合疏經活血湯
  6. 扭傷攣痛:合舒筋立安湯
  7. 泌尿系結石疼痛:合豬苓湯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腓腸肌痙攣,胃腸痙攣、腎絞痛、坐骨神經痛、肝炎、膽結石、泌尿系結石引起之疼痛、經痛。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