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上藥三味,以水800毫升(四升),煮取400毫升(一升二合),去滓,分二次溫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bubble_chart 功效
輕下熱結,除滿消痞。
bubble_chart 主治
- 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譫語潮熱,胸腹痞滿,苔老黃,脈滑而疾者。
- 痢疾初期、下利腹痛、裏急後重、亦可用之。
bubble_chart 方義
本方乃大承氣湯去芒硝,攻下力較輕,以免傷及下焦真陰,主治痞,滿,實之陽明熱結輕證。方中大黃瀉熱通便,蕩滌胃腸;厚朴,枳實行氣散結,消痞除滿,泄其糟粕填塞之壅,並助大黃推蕩積滯,加速熱結排泄。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 陽明腑證。
- 胸腹痞滿。
- 舌苔老黃。
- 脈滑疾。
- 痢疾初期裏急後重。
bubble_chart 加減
- 熱甚痞滿:加黃連,黃芩。
- 飲食積痛:加蒼朮,陳皮。
- 血虛發熱:加當歸,生地。
- 表熱燥渴:合黃連解毒湯加石膏。
- 血虛煩熱:合四物湯加地骨皮。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津液虧虛之便秘或氣虛蠕動無力之便難忌用。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急性熱病、腸梗塞、膽囊炎、肝炎、便秘、高血壓、肥胖症、食物中毒、癲癇、精神分裂症、宿食、赤痢、閉尿、冠心病、塵肺合併肺部感染、急慢性胃炎、急性支氣管炎及急慢性膽囊炎等病。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