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用量】
【功效】
燥濕健脾,行氣和胃。
【主治】
脾胃濕阻證。脘腹脹滿,噯氣泛酸,納差,口淡無味,肢體困重,倦怠喜睡,腹瀉,舌苔白膩,脈緩。
【方義】
本方為治胃腸疾病的主劑,對於各種消化系統疾病、被廣泛使用。方中蒼朮燥溫健脾而能去水毒為君;厚朴苦溫燥濕,行氣除滿,氣行則濕化為臣;陳皮理氣化滯,並助厚朴下氣降逆為佐;甘草甘緩和中,調和諸藥並緩諸藥之燥性為使也;加薑、棗以調理脾胃,化濕和中。
【辨證要點】
- 脘腹脹滿。
- 噯氣嘔惡。
- 納呆倦怠。
- 苔白膩。
【加減】
- 外感濕濁內停:加藿香、半夏。
- 消化不良、納呆:加山查、麥芽、神麴。
- 小便赤澀:加茯苓、澤瀉。
- 赤痢:加黃連。
- 白痢:加吳茱萸。
- 便秘:加大黃、芒硝。
- 嘔惡痰飲:加半夏、茯苓。
- 胸腹脹悶:加木香、枳殼。
- 脘腹疼痛:加延胡索、香附。
- 濕熱並重:加黃芩、黃連。
- 腿膝冷痛:加牛膝、杜仲
【注意禁忌】
本方藥物多苦溫而燥,易耗傷陰血,故陰血虧虛及孕婦慎用。
【現代應用】
本方健胃,驅風,解痙,促進食慾,抗潰瘍,消炎。用於急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腸神經官能症、胃、十二指腸潰瘍、腸胃氣脹、消化不良、胃弛緩。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