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方名膈下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
bubble_chart 制法用量

当归 9克
川芎 6克
桃仁 9克
赤芍 6克
乌药 6克
甘草 9克
香附 5克
红花 9克
枳壳 5克

bubble_chart 功效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bubble_chart 主治

瘀在膈下,形成结块、或小儿膈下有痞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似有物者,舌有紫气或紫斑,紫点,脉涩。

bubble_chart 方义

本方适用于膈下有瘀阻、肝郁气滞、两脇及腹部胀痛或有积块肿块者。方中当归赤芍川芎、补血活血;桃仁红花破血行血,祛滞以消积块,补血药与活血药同用,可使瘀去而不伤正。牡丹皮凉血活血;乌药,行气散寒止痛;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香附延胡索,行气祛滞止痛;枳壳甘草健脾和中,并防理气药过分损气。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

bubble_chart 辨证要点

  1. 膈下或腹中有积块或胀痛。
  2. 刺痛不移。
  3. 舌有紫斑。
  4. 脉涩。

bubble_chart 加减

  1. 大便秘结:加大黄或合麻子仁丸
  2. 夹血虚:加白芍丹参
  3. 经痛:加益母草丹参
  4. 肝脾肿硬:加柴胡丹参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体弱无瘀者及孕妇忌用。

bubble_chart 现代应用

本方抗凝血,扩张血管,缓解平滑肌痉挛,镇痛,抗炎。用于慢性肝炎、肝癌、肝脾肿大、肝硬化、结肠癌、慢性白血病、宫外孕、慢性盆腔炎、黏连性胸膜炎、腹膜炎、慢性胰腺炎、不孕症、痛经、月经不调、打扑伤。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