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方名膠艾湯
別名芎歸膠艾湯
來源傷寒卒病論
類別止血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川芎 6克 (2兩)
阿膠 6克 (2兩)
甘草 6克 (2兩)
艾葉 9克 (3兩)
當歸 9克 (3兩)
白芍 12克 (4兩)
乾地黃 12克 (4兩)

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內膠令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bubble_chart 功效

養血止血,調經安胎。

bubble_chart 主治

婦人衝任虛損,血虛有寒證。崩漏下血,月經過多,淋漓不止,產後或流產損傷衝任,下血不絕;或妊娠胞阻,胎漏下血,腹中疼痛。

bubble_chart 方義

本方乃四物湯阿膠艾葉甘草而成的,適用於衝任脈虛所致之經水淋漓,及胎前產後下血不止者。方中阿膠補血滋陰,安胎止血;艾葉溫經止血,安胎止痛共為主藥;當歸川芎白芍、地黃為四物湯,養血和血,調補衝任二脈均為臣藥;甘草健脾調中,配芍藥又能緩急止痛,合阿膠又能增強止血功能。諸藥相配以養血止血為主兼能調經安胎。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1. 月經量多不止。
  2. 妊娠下血腹痛。

bubble_chart 加減

  1. 氣虛血崩:加人參黃耆白朮
  2. 胎動不安:加川斷、杜仲菟絲子
  3. 產後惡露不淨:合生化湯
  4. 出血性紫癜:加牡丹皮玄參仙鶴草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現代醫學認為本方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血凝,調節子宮機能,促進紅細胞生成,保胎。主要用於:先兆流產、產後子宮復舊不全、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收縮不良、消化道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肛門出血、痔出血、血尿。見崩中漏下,月經過多,淋漓不止,血色暗淡,面色無華或胎動不安,舌淡苔白,脈細者。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