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AD
方名柴胡桂枝乾薑湯
來源傷寒卒病論
bubble_chart 製法用量

柴胡 24克 (8兩)
桂枝 去皮 9克 (3兩)
乾薑 6克 (2兩)
栝蔞根 12克 (4兩)
黃芩 9克 (3兩)
牡蠣 熬 6克 (2兩)
甘草 炙 6克 (2兩)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bubble_chart 功效

和解少陽,溫化水飲。

bubble_chart 主治

  1. 少陽病兼水飲內結。
  2.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
  3. 亦治牡瘧、勞瘧不癒者。

bubble_chart 方義

此方適用於少陽樞機不利,膽火內鬱,致三焦決瀆功能失常,故水飲留結於中。方中柴胡黃芩同用,和解少陽之邪;栝蔞根牡蠣並用,能化飲解結;桂枝乾薑,溫化水飲兼解肌發表;炙甘草和脾胃、調陰陽。諸藥合用,得汗出則邪散,表裡和則病自癒。

bubble_chart 辨證要點

  1. 胸脅滿微結。
  2. 小便不利。
  3. 口渴不嘔。
  4. 寒熱往來。

bubble_chart 加減

  1. 胸悶心悸:加龍骨五味子
  2. 自汗鬱悶:加貝母五味子
  3. 心下結滿:加黃連枳實
  4. 小便難利:加車前子茯苓
  5. 結核性腹膜炎硬結者:加鱉甲芍藥

bubble_chart 現代應用

本方退熱利膽,調整水液代謝。用於慢性肝炎、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乳腺囊性增生病、月經不調、感冒、肺炎、支氣管炎、不眠症、瘧疾、心內膜炎。

bubble_chart 其它相關項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