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制法用量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bubble_chart 功效
外解表邪,内通里实。
bubble_chart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口苦,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痞硬,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厚,脉弦有力。
bubble_chart 方义
本方是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可谓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而成;是和解与泻下并用的方剂。方中重用柴胡为君,与黄芩合用,以祛少阳之邪。轻用大黄并配枳实,以泻阳明热结共为臣药。芍药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为伍,可治气血不和之腹痛烦满不得卧;半夏和胃降逆止呕,配以生姜,治呕逆不止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同用,能和营卫,调和诸药为使也。诸药共用,既可和解少阳,又能内泻热结,使少阳,阳明之邪得以双解。
bubble_chart 辨证要点
- 外有表邪内有里实。
- 往来寒热。
- 胸胁苦满。
- 口苦而呕。
- 大便或秘或利。
- 脉弦有力。
bubble_chart 加减
- 阳明躁热:加石膏、知母。
- 少阳胸热:加黄连。
- 热毒偏重:加银花、连翘、蒲公英。
- 湿热黄疸:加茵陈、栀子、鸡骨草、金钱草。
- 腹胀痛:加厚朴、木香、青皮、郁金、延胡索。
- 急性中耳炎:加龙胆草、帽仔盾。
- 病毒性疾病:加板蓝根,野菊花。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非实证者慎用。
bubble_chart 现代应用
本方退热、利胆、通便。用于肝脏机能障碍、肝脓疡、胆石症、胆囊炎、高血压、胰腺炎、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便秘、喘息、赤痢、糖尿病、肥胖症、感冒、耳鸣。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