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茯苓 |
---|
来源 | 玉叩斋 |
---|
今用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本品分布广泛,有栽培和野生两种,野生者以云南丽江、石鼓、江连等地所产质量为佳,称为“云苓”;栽培者原以安徽产量较大,称为“安苓”,主产于岳西、太湖、霍山、潜山等县;而现在人工栽培品产量最大的是浙江龙泉、庆云、保宁一带,湖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等地亦有产出。
本草研究认为:药用茯苓古今品种无变化,皆为多孔菌科真菌Poria cocos,茯苓分布较广,早期以名山大川所出者为优,明代开始推重云南野生茯苓,称为“云苓”,至于人工栽培则以安徽最为大宗,但习惯上认为栽培品不及野生者。
【品种考订】
“茯苓”一词异写甚多,《五十二病方》治干骚方作“服零”,据《庄子﹒徐无鬼》称猪苓为“豕零”,则“服零”大约是此物最早的写法。褚先生所补《史记﹒龟策列传》作“伏灵”,按“伏”与“服”音同相假借,说见《说文通训定声》,“灵”可与“零”相通,见《隶释》卷9汉熹平元年故民吴仲山碑。《广雅》写作“茯蕶”,则是“伏零”字各加草头而成。至于后世通行之“茯苓”,其“苓”字疑是“蕶”之省写。
由此一来,本指茯苓菌丝体的“兔丝”,先误为松萝科的女萝菟丝,再转义为旋花科唐蒙菟丝,遂有“下有茯苓,上有菟丝”之说。但对此古人早有提出怀疑者,如菟丝子条陶注:“旧言下有茯苓,上生菟丝,今不必尔。”苏颂云:“今人未见其如此者。”寇宗奭也说:“其上有兔丝下有茯苓之说,甚为轻信。”至《本草纲目》乃有正确结论,李时珍云:“下有茯苓,则上有灵气如丝之状,山人亦时见之,非兔丝子之兔丝也。注《淮南子》者以兔丝子及女萝为说,误矣。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胜,其轻虚者不佳,盖年浅未坚故尔。刘宋王微《茯苓赞》云:皓苓下居,彤丝上荟。中状鸡凫,其容龟蔡。神侔少司,保延幼艾。终志不移,柔红可佩。观此彤丝,即兔丝之证也。”
【道地沿革】
因茯苓被神仙家目为“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的上品仙药,故记其产地多数在名胜山川,如《本草经》说茯苓“生太山山谷大松下”,《范子计然》云:“茯苓出出嵩高三辅”,《初学记》引《嵩山记》云:“嵩高山有大松树,或百岁,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为伏龟,采食其实得长生。”
《新修》云:“今太山亦有茯苓,白实而块小,不复采用。第一出华山,形极粗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华山。”《千金翼方﹒药出州土》贡茯苓者有雍州、华州、虢州,证以其他资料,唐代茯苓主要产于华山及其周围地区,《通典》卷6:“华阴郡贡茯苓三十八斤,茯神三十八斤。” 吴融《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诗中有句“千年茯菟带龙鳞,太华峰头得最珍”,贾岛诗:“常言吃药全胜饭,华岳松边采茯神。”至五代《蜀本草》依然说:“所在大松处皆有,唯华山最多。”
茯苓分布甚广,后世颇推重云南野生茯苓,呼为“云苓”,据晋张华《博物志》云:“松脂沦入地千年化为伏苓,伏苓千岁化为虎魄。今太山有伏苓而无虎魄,益州永昌有虎魄而无伏苓。”益州永昌在今云南保山,乃知当时当时对云南的茯苓资源缺乏了解,年代略晚的郭义恭《广志》云:“松根茯苓贯著之,生朱提、汉阳县。”朱提、汉阳在今云贵之间,这或许是云南出茯苓的最早记载。六朝唐宋皆不以云贵所产茯苓为贵,至于清《滇海虞衡志》说:“茯苓,天下无不推之云南,曰云苓。”又云:“李时珍,江讱庵之书尚不言云苓,云苓之重,当在康熙时。”似不准确,《本草蒙荃》云:“近道亦有,云贵独佳”,陈嘉谟年代尚在李时珍之前,年代稍后,王肯堂《证治准绳》之河车丸、《景岳全书》之苍术丸皆专用“云苓”,则滇产茯苓之驰誉当开始于明初,直到晚近率皆以云苓为优,《植物名实图考》云:“茯苓,本经上品,附松根而生,今以滇产为上,岁贡仅二枚,重二十余斤,皮润细,作水波纹,极坚实。”《药物出产辨》云:“以云南产者为云苓,最正地道。”《增订伪药条辨》云:“望松树赤者,下有茯苓,此皆言天然野生之茯苓,其生长在十年或数百年不等,得松之精气足,其皮黑皱,其肉坚致结合,不论何地产,皆为佳品。惟云南产,天然生者为多,亦皮薄起皱纹、肉带玉色、体糯质重者为最佳,惜乎出货不多。其他产临安、六安、于潜者,种苓为多。”
关于茯苓的人工种植,陶弘景提到:“今出郁州,彼土人乃故研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佳。”此似指人工培植而非造作,但显然技术尚处于萌芽阶段,不够成熟,故品质不如野生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而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鱼鳖”佳好。
宋代茯苓种植的记载比较完整,南宋灵隐寺僧元肇有诗云:“不为栽松种茯苓,只缘山色四时青。老僧不惜携将去,留与西湖作画屏。”种植之法载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道士郎如山云,茯苓生于大松之根,尚矣。近世村民乃择其小者,以大松根破而系于其中,而紧束之,使脂液渗入于内,然后择地之沃者,坎而瘗之,三年乃取,则成大苓矣。洞霄山最宜茯苓,往往民多盗种,密志之而去,数年后乃取焉,种者多越人云。”这种用幼苓作“肉引”的办法,相当于现代的掘根原苓引种法。
明清种苓逐渐普及,安徽尤称大宗,但值得注意的是,种植茯苓往往因为毁林破坏植被而受到广泛诟病,《植物名实图考》云:“他处皆以松截断,埋于山中,经三载,木腐而茯成,皮糙黑而质松,用之无力,然山木皆以此翦蕹,尤能竭地力,故种茯苓之山,多变童阜,而沙崩石陨,阻截溪流,其害在远。闻新安人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