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標題貫眾
來源玉叩齋
【內容】

今用貫眾為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乾燥根莖及葉柄殘基,正名綿馬貫眾。主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

本草研究認為:歷代貫眾品種極其混亂,六朝開始蕨類植物成為藥用主流,但各地所用不一,其中狗脊屬之狗脊貫眾使用歷史相對較久,恐是古代占主流地位的貫眾品種。但因貫眾一直被中醫用為殺蟲之品,《本草經》謂其「殺三蟲」,《抱朴子內篇》卷5云:「萑蘆貫眾之煞九蟲,當歸芍藥之止絞痛」,而藥理研究證實在多種貫眾藥材中,唯有粗莖鱗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所含間苯三酚類成分有明顯驅蟲作用,故現代將此植物作為正品,主產東三省。

【品種考訂】

貫眾之名最早見於《爾雅﹒釋草》:「萹苻、止濼,貫眾。」在《本草經》中貫眾被列為下品,經云:「味苦、微寒,有毒。主治腹中邪熱氣,諸毒,殺三虫。一名貫節,一名貫渠,一名百頭,一名虎卷,一名扁苻。」《本草經》的記載雖然簡略,但仍有線索可尋。據《本草經》「一名虎卷」,森立之《本草經考注》云:「卷即拳假借,初生葉似屈手形而毛茸聳然,故名曰虎卷也。」按《爾雅翼》云:「蕨生如小兒拳,紫色而肥。」《埤雅》云:「蕨狀如大雀拳足,又如人足之蹶也。」與「虎卷」一樣,都是在描述蕨類植物幼葉捲曲的特殊形態,由此確定《本草經》貫眾為蕨類植物應無問題。不僅如此,在《本草經》中,貫眾有別名「百頭」,這與另一味可以肯定為蕨類植物的狗脊在《本草經》中別名「百枝」一樣,也是形容其葉簇生的狀態,此即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說:「其根一本而眾枝貫之,故草名鳳尾,根名貫眾、貫節、貫渠。」但其品種無法確考。

奇怪的是,魏晉文獻所稱的「貫眾」似為一種種子植物,為方便討論,茲將魏晉之際與貫眾相關的文獻簡列如下:

《廣雅》:「貫節,貫眾也。」

《爾雅》郭璞注云:「葉圓銳,莖毛黑,布地,冬不死。一名貫渠。《廣雅》云貫節。」

《名醫別錄》云:「貫眾,去寸白,破癥瘕,除頭風,止金創。花,療惡瘡,令人泄。一名伯萍、一名樂藻,此謂草鴟頭。生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二月、八月采根,陰乾。」

《吳普本草》云:「貫眾,一名貫來、一名貫中、一名渠毌、一名貫鐘、一名伯芹、一名藥藻、一名扁苻、一名黃鐘。葉青黃,兩兩相對,莖黑毛聚生,冬夏不死,四月華白,七月實黑,聚相連捲旁行生。三月、八月采根,五月採葉。」

值得注意的是,《別錄》與《吳普》皆言貫眾有花,《吳普》并謂結實黑色,此顯然為種子植物而非蕨類。至於郭璞所注,雖未明言花實,但其描述的植物特徵如莖有黑毛,常綠小草本,布地生等,基本與《吳普》類似,應同指一物。

但從《本草經集注》開始,蕨類植物再次成為藥用貫眾的主流,陶弘景云:「貫眾,近道亦有。葉如大蕨,其根形色毛芒全似老鴟頭,故呼為草鴟頭也。」所謂「大蕨」,應是蕨之大者,《詩﹒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據《齊民要朮》「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引《詩義疏》云:「蕨,山菜也。初生似蒜莖,紫黑色。二月中,高八九寸,老有葉,瀹為茹,滑美如葵。……三月中,其端散為三枝,枝有數葉,葉似青蒿,長粗堅強,不可食。」《詩經》中的蕨為碗蕨科植物,其葉作三回至四回羽裂,這是文獻首次將貫眾與蕨類植物真正聯繫在一起。儘管陶弘景的描述依然無助于瞭解貫眾的品種,但陶說貫眾葉似大蕨,即作多回羽狀分裂,正為後世文獻說貫眾葉如鳳尾,埋下了伏筆。

《新修》貫眾條全襲《本草經集注》之舊,未作絲毫補充,但在狗脊條蘇敬云:「(狗脊)苗似貫眾。」此外,《正統道藏》洞神部眾朮類所收的一部唐代道經《純陽真人藥石製》中,對貫眾的原植物有詳細描述,該書稱管仲(即貫眾)為五鳳龍芽,有詩云:「五鳳多生深澗中,意生高長一叢叢。只在五月中秋采,恰似鳳凰翅尾同。」從葉形來看,這一品種肯定不是紫萁,值得注意的是,從此書開始,五代韓保升《蜀本草》及宋代蘇頌《本草圖經》都提到貫眾葉如鳳尾。

《蜀本草﹒圖經》云「貫眾,苗似狗脊,狀如雉尾,根直多枝,皮黑肉赤,曲者名草鴟頭,今所在山谷陰處有之。」

《本草圖經》云:「貫眾,今陝西、河東州郡及荊、襄間多有之,而少有花者。春生苗赤,葉大如蕨,莖稈三棱,葉綠色似小雞翎,又名鳳尾草。根紫黑色,形如大瓜,下有黑鬚毛,又似老鴟。」

儘管以上兩部圖經對貫眾形態的描述有類似之處,但品種卻未必相同,《蜀本草》所記乃是川產藥物,苗似狗脊,其根狀莖直立呈圓柱形,當是四川所習用之烏毛蕨科的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L.f.)Sm.,或同屬之單芽狗脊蕨W. unigemmata (Makino) Nakai,而據考證,這兩個品種在《本草圖經》中乃是成德軍狗脊和眉州狗脊的原植物。

《本草圖經》有關貫眾和狗脊的文字可以互參,狗脊條云:「苗尖細碎,青色,高一尺已來,無花,其莖葉似貫眾而細。」比較《本草圖經》所附淄州(今山東淄川)狗脊與淄州貫眾藥圖,可以看出,二者根狀莖肥大,皆被鱗片,而狗脊橫走,貫眾直立,狗脊為三回羽狀復葉,貫眾則為二回羽狀分裂,儘管以上特徵不足以確定其原植物,但結合《圖經》所述產地「陝西、河東州郡及荊襄」,謝宗萬先生認為「貫眾的原植物:鱗毛蕨屬Dryopteris,莢果蕨屬Matteuccia,蹄蓋蕨屬Athyrium及狗脊屬Woodwardia植物的地下部分與此為接近。」其說甚有道理。

明清多數本草在描述貫眾原植物時,皆匯錄前代文獻,而少有實地調察者,故其記載往往錯謬百出,如明盧之頤《本草乘雅半偈》云:「出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今陝西、河東州郡及荊、襄間多有之。生山陰近水處。冬夏不死,數根叢生,每根必有多莖貫之,莖作三棱如蕨狀,有黑色汁,頗涎滑也。其葉兩兩對生,如雞翎,及鳳尾,又似狗脊葉而無鋸齒,色青黃,面深背淡。四月花白,七月實黑,相聚連捲,而旁生其根,曲而有尖嘴,黑鬚叢族,亦似狗脊根狀,及伏鴟。皮黑肉赤,直而多枝,若百頭也。」乃是匯抄《名醫別錄》、《吳普本草》、《本草圖經》、《本草綱目》等而成,如此描述,實在令人難明其詳。

不僅一般臨床本草如此,《本草綱目》的記載也很含混。李時珍云:「貫眾,多生山陰近水處。數根叢生;一根數莖,莖大如筯,其涎滑;其葉兩兩對生,如狗脊之葉而無鋸齒,青黃色,面深背淺;其根曲而有尖嘴,黑鬚叢簇,亦似狗脊根而大,狀如伏鴟。」從「如狗脊之葉而無鋸齒」來看,這一品種有可能是指紫萁科(Osmundaceae)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但《綱目》所附藥圖,卻與紫萁大相逕庭。不僅如此,《本草綱目》貫眾附方治產後亡血引《婦人良方》云:「用貫眾狀如刺蝟者一個,全用不剉,只揉去毛及花萼。」所謂「花萼」,實指貫眾根狀莖所被之鱗片,此雖系《綱目》轉引他人之說,但確也反映出李時珍對貫眾原植物缺乏確切認識。

相對而言,明蘭茂《滇南本草》及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對貫眾的描述較為準確,其原植物分別被考證為鱗毛蕨科刺齒貫眾Cyrtomium caryotideum (Wall) Presl.和貫眾C.fortunei J.Smith.,但這兩各品種在商品藥材中卻幾乎不作貫眾入藥。

當今國內市場貫眾來源雖多,但品種相對集中的是狗脊屬Woodwardia之狗脊貫眾、鱗毛蕨屬Dryopteris之綿馬貫眾及紫萁屬Osmundaceae之紫萁貫眾,從本草考證可以看出,狗脊貫眾的使用歷史相對較久,在明清本草中更直接將貫眾稱為「黑狗脊」,應是當時的藥用主流品種。

至於紫萁,名稱見於《爾雅》,《爾雅》云:「萁,月爾。」郭璞註:「即茈萁也。似蕨,可食。」《廣雅》云:「茈萁,蕨也。」乃知「紫萁」一物在古代本有專名,而植物紫萁不僅葉形較為特殊,其根莖不被鱗片,也是區別于其他貫眾的重要特徵。從陶弘景開始即謂貫眾葉似鳳尾,再分析醫方對貫眾藥材的炮炙要求,《普濟本事方》提到「刮去黑皮」,《醫學入門》說「去皮毛」,《婦人良方》云:「揉去毛及花萼」,皆不符合紫萁貫眾的藥材特徵,因此,植物紫萁作為貫眾入藥的沿革,尚有待進一步研究。與紫萁一樣,綿馬亦見於《爾雅》,《爾雅》云:「綿馬,羊齒。」郭註:「草細,葉葉羅生而毛,有似羊齒。今江東呼為雁齒。繅者以取繭緒。」此與今用之綿馬貫眾完全無關。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蕨類植物種屬差異相對較小,而古代文獻對植物形態的描述往往語焉不詳,更給品種考證增加了難度,通過本草考證,可以將古代使用的貫眾按其藥材形狀分作兩類,一類如韓保升所說「根直多枝」者,這已如前說,主要指狗脊貫眾,而另一類如陶弘景說「似老鴟頭」,或如蘇頌說「形如大瓜」者,則顯非來源於烏毛蕨科,但其原植物實難確考,綿馬貫眾、紫萁貫眾等恐亦包含其中。

【道地沿革】

《名醫別錄》云:「出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如前所述,此種貫眾與今用者差別較大,此後貫眾雖為蕨類植物,但品種亦非今之綿馬貫眾,皆可不必討論。

今用正品鱗毛蕨科粗莖鱗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主要分佈于黑龍江、吉林、遼寧以及河北的部分地區,這與歷代本草記載貫眾產地十分不同,在很長一段時間,此品種可能只是東北民間習用品,其之所以能在近代成為主流品種,恐與化學和藥理工作者從中發現具有驅虫活性的間苯三酚類成分有關。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