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标题泽泻
来源玉叩斋
【内容】

今用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的干燥块茎。泽泻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等省,栽培为主,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省亦有产出,以福建、四川产者为道地,习称建泽泻、川泽泻。建泽泻主要产于福建建阳、建瓯、浦城、顺昌、同安、龙海、福清、南安、漳浦,江西广昌、石城、于都,川泽泻主要产于四川都江堰、眉山、彭山、崇州、犍为。

本草研究认为:药用泽泻从《本草经》以来即相沿以泽泻科Alisma属植物为正品,由《本草图经》描绘的图例来看,宋代以来便以Alisma orientalis为主流。六朝至明代,泽泻以陕西汉中一带所出为优,明以后道地产区向川、闽转移,四川主要分布于川西成都及周边地区,福建则在南平市及其周围。

【品种考订】

《诗经﹒魏风》云:“言采其藚。”毛传:“藚,水舄也。”《说文》同,陆玑疏曰:“今泽舄也,其叶如车前大,其味亦相似。”而《尔雅》所说稍有不同,以“蕍”为泽泻,以“藚”为续断,“蕍,蕮。”郭璞注“今泽蕮”,郉昺疏:“蕍一名泽蕮,即药草泽蕮也。”又“藚,牛唇。”郭注:“毛诗传曰,水蕮也,如续断,寸寸有节,拔之可复。”诸家注释中,陆玑所说的泽泻近似泽泻科植物,而郭璞言如续断的水蕮应是问荆一类的植物。

泽泻《本草经》列上品,但同一药物,在神仙家与文学家眼中寓意各异,《太平御览》卷990引《典术》云:“食泽泻身轻,日行五百里,走水上,可游无穷,致玉女,神仙。”《抱朴子内篇﹒仙药》云:“玄中蔓方,楚飞廉、泽泻、地黄、黄连之属,凡三百余种,皆能延年,可单服也。”同样是泽泻,刘向在《楚辞﹒九叹》中则云:“筐泽泻以豹鞹兮,破荆和以继筑”,注家释泽泻为恶草。

经书训注异辞,实无足为怪,但《本草经》入药的泽泻则可认为与今用品种基本一致。经言“生汝南池泽,五月六月八月采根”,此泽泻生水畔,药用其根;又有别名“芒芋”,当是形容其球形块茎似芋;经又言久服“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这可能与泽泻块茎中所含泽泻醇A、B、C及其衍生物的降血脂作用有关,由此定其为Alisma属植物当无问题。

《本草经集注》云:“形大而长,尾间必有两歧为好。此物易朽蠹,常须密藏之。叶狭长,丛生诸浅水中。《仙经》服食断谷皆用之,亦云身轻,能不行水上。”按陶弘景的描述,当是同属狭叶泽泻Alisma canaliculatum A. Braun et Bouche一类。

《类证》泽泻药图
《类证》邢州泽泻药图
《救荒》泽泻药图
《本草图经》描述:“春生苗,多在浅水中,叶似牛舌草,独茎而长,秋时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证类》有邢州泽泻、齐州泽泻及泽泻3幅药图,其中泽泻与邢州泽泻两图基本能订为正品之Alisma orientalis,(图1、图2)但也要说明的是,泽泻块茎近球形,密生多数须根,邢州泽泻图误画为根状茎横走如黄精,泽泻图则误图块茎多枚如芋,这可能是各地采送标本绘制药图时粗疏所致,并非另有其物。

明初《救荒本草》对泽泻的描述准确得多:“今水边处处有之。丛生苗叶,其叶似牛舌草叶,纹脉竖直,叶丛中间撺葶,对分茎叉,茎有线楞,稍间开三瓣小白花,结实小青细。”朱橚专门提到“纹脉竖直”,其实是针对邢州泽泻图所误画的网状叶脉而言,所附药图也更加标准,但《救荒》只食用其嫩叶,故未绘出地下部分。(图3)但遗憾的是,此后的本草著作,如《品汇精要》《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汇言》等,都没有象朱橚那样亲自观察植物,所绘泽泻依然延续《证类》图例中块茎、叶脉上的错误,唯一例外的是《植物名实图考》卷18,但该书依然没有绘出块茎。

【道地沿革】

《本草经》言“生汝南池泽”,陶弘景说:“今近道亦有,不堪用,唯用汉中、南郑、青州、代州。”《新修》谓:“今汝南不复用,唯以泾州、华州者为善。”《千金翼方﹒药出州土》所载亦同。《本草图经》云:“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汉中者为佳。”《证类》绘出邢州、齐州泽泻。《植物名实图考》卷18引抚州志曰:“临川产泽泻,其根圆白如小蒜。”

按Alisma orientalis植物分布广泛,但相对而言,从陶弘景提到泽泻以汉中、南郑为优以来,直到明代都以陕西所出为道地。《大明一统志》卷32记载陕西土产有泽泻“盩厔县北水中出”,盩厔县今简称周至县。清《陕西通志》卷43引《图书编》:“生盩厔县北浅水中”,又引《华阴县志》“泽泻差佳。”

但陕西泽泻的产地优势在清代已不再保持,据民国29年(1940)陕西西京市(西安市)国药商业同业公会《药材行规》,载泽泻产地“川、闽、鲁、豫、陕等省”,按其排列顺序,川闽在先而以本省列最后,颇能揭示泽泻道地产区的转移。

《证治准绳》卷93泽泻散已经提到川泽泻之名,但四川栽种泽泻的历史尚待研讨,清宣统元年(1909)出版的《成都通览》在“成都之土产及各属之土产”条记载崇庆州(今成都崇州市)出泽泻。至于福建泽泻见《福建通志》卷11记延平府(今福建南平市)物产有泽泻:“丛生浅水中,叶似牛舌,独茎而长,花白色。”《药物出产辨》云:“福建省建宁府为上”,建宁亦即今之南平市。按南平泽泻清初即很有名,朱彝尊《曝书亭集》卷18有延平晩宿诗云:“两两浮桥趁浦斜,居人分占白鸥沙。瓜瓤豆荚迎船卖,只欠南乡泽泻花。”自注:“建宁产泽泻,花可噉,昨过未及买。”

【其它相关项目】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