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 |
---|
来源 | 玉叩斋 |
---|
今用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暗紫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炉贝主产于四川、青海、云南一带,产量较大,因四川产品多集散于康定县打箭炉,故名炉贝;松贝主产于四川北部的松潘、马尔康一带;青贝主产于青海玉树,云南德钦,新疆木叠河、缓空,四川西部及甘肃岷县等地。今用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主产于浙江宁波地区鄞县、东阳、磐安、于潜,湖北板桥,此外安徽、江苏等省亦有产出,浙贝母以产于浙江象山一带者最有名,故又名象贝。今用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的干燥块茎,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甘肃、云南等地。
本草研究认为:《本草经》中的贝母很可能是葫芦科Bolbostemma paniculatum,魏晋以后逐渐开始使用百合科植物,《证类》所绘“峡州贝母”基本可以肯定为百合科Fritillaria属植物,但应非今用川贝母或浙贝母品种,今用正品川、浙贝母的药用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明代。
【品种考订】《诗﹒鄘风﹒载驰》“陟彼阿丘,言采其蝱”,毛传:“蝱,贝母也”,又云:“采其蝱者,将以疗疾。”《尔雅》言“莔,贝母。”《说文》同。《广雅》“贝父,药实也。”按“父”、“母”可以互用,如手足之“母指”亦称“父指”,则“贝母”、“贝父”为一物。贝母以根的特征得名,“贝”正形容其小根如聚贝状,但其地上部分的形态特征古代却有两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云:“蝱,今药草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著,有分解也。”按陆所形容,这种植物当是葫芦科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郭璞注《尔雅》则云:“根如小贝圆而白花,叶似韭。”其说接近百合科植物。
《本草经》中的贝母究竟是何种植物,因经无形态描述,只能作大致推测。从功效来看,《本草经》谓贝母“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痺,乳难,金创,风痉。”其作用颇与今葫芦科土贝母“散结、消肿、解毒”相合,尤值得注意者,《本草经》只字未提今Fritillaria属贝母止咳祛痰作用,不仅如此,通检汉代其他方书,如阜阳万物汉简云:“贝母已寒热也”,武威汉代医简治淤血方用蝱即贝母,《伤寒杂病论》两方用贝母,即治寒实结胸之白散方、治妊娠小便难之当归贝母苦参丸,使用贝母皆与《本草经》合,不言其止咳祛痰之效。《本草经》言贝母“生晋地”,距古鄘地(今河南新乡)未远,Bolbostemma paniculatum在河南、山西皆有分布。《本草经》中的贝母是否一定如陆玑诗疏所言的为土贝母,证据尚不充分,但其非今用之Fritillaria属植物则毫无疑问。
《别录》谓贝母主“咳嗽上气”,陶弘景云:“今出近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断谷服之不饥。”《新修》云:“此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这些说法固然逐渐逼近百合科植物,但直到宋代,贝母的来源其实也没有真正统一。《品汇精要》、《本草蒙筌》、《本草纲目》于贝母皆无所发明,张景岳《本草正》乃将贝母分为贝母与土贝母两种,此土贝母究为何物,不能确定,但本条下云:“性味俱厚,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景岳全书》卷15“泻火诸药”中亦列有川贝母之名,《本草汇言》则有“川者味淡性优”之说,《本草崇原》云:“贝母川产者味甘淡,土产者味苦辛”,又“根形象肺,色白味辛,生于西川,清补肺金之药也。”乃知贝母重川产开始于明代。
明代后期开始,在继续认可川贝母外,逐渐提到浙产贝母,文献所及,似以《本草汇言》为最早,倪祖谟云:“贝母生蜀中及晋地……浙江金华、象山亦有,但味苦恶,仅可于破血解毒药中用之。”本书并附有川贝母、南贝母、西贝母药材图,(图3)从药材形状看,所绘川贝母应是松贝、炉贝一类,南贝母从产地推测有可能是Fritillaria thunbergii,至于西贝,或许是清代《纲目拾遗》所说“出陕西者名西贝,又号大贝。”《伪药条辨》言:“又有一种伪货名西贝,其性不能润肺化痰,更相反也。”这种西贝恐为百合科胡莲Huolirion Montana (Dammer) Wanget Tang之类。最初贝母川浙产地差异只代表内在质量的优劣,如《本草汇笺》云:“历考诸本,贝母产地甚多而不及川,今人多尚川贝母。别有象山贝母,大如龙眼,诸本亦未见,而味加苦厚,无川产清和之气,然用之亦效,疡科更宜。”《本经逢原》云:“川产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像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种大而苦者,仅能解毒。”《得配本草》云:“川中平藩者味甘最佳,像山者味苦。”其后本草医家渐渐注意到几种贝母在功用上的差异,如《本草从新》云:“川者最佳,圆正底平,开瓣味甘。像山贝母,体坚味苦,去时感风痰。土贝母,形大味苦,治外科证痰毒。”《本草求真》云:“大者为土贝母,大苦大寒,(原注:如浙江贝母之类)清解之功居多。小者川贝母,味甘微寒,滋润胜于清解,不可不辨。川产开瓣者良。”在本草书中为土贝母单列一条,已先见于《本草正》,但名实未详,《得配本草》亦有土贝母条,依然含混其辞,至《纲目拾遗》始单独列出浙贝,附录土贝母,浙贝别名土贝,赵学敏引《百草镜》云:“浙贝出象山,俗呼象贝母。皮糙微苦,独颗无瓣,顶圆心斜。入药选圆白而小者佳。”又引叶闇斋云:“宁波象山所出贝母,亦分为两瓣,味苦而不甜,其顶平而不尖,不能如川贝之象荷花蕊也。”这种象贝为Fritillaria thunbergii无疑,而此处说川贝的特征“荷花蕊”与今人形容川贝药材“怀中抱月”一样,指小鳞茎紧裹于大鳞片之中,所露出的呈新月状部分。由此看来,川贝、浙贝的品种来源在清代中叶已基本稳定。
但《纲目拾遗》关于“土贝母”的论述反而含混,赵云:“土贝母一名大贝,《百草镜》云:土贝形大如钱,独瓣不分,与川产迥别。各处皆产,有出安徽六安之安山者,有出江南宜兴之章注者,有出宁国府之孙家阜者,浙江惟宁波鄞县之樟村及象山有之。入药选白大而燥,皮细者良。”又云:“按贝母有甜苦之分,川象之别,《百草镜》云:出川者曰川贝,出象山者名象贝,绝大者名土贝。川产者味甘,间有微苦,总不似他产之一味苦而不甘者也。入药能补气利痰而不寒,虚人宜之。像贝一味苦寒,能化坚痰,性利可知。若土贝,功专化脓,解痈毒,性燥而不润。以象贝皆小,土贝独大,于川产者亦异,《纲目》不分著功用,或其时尚未有此种耳。”赵学敏所说土贝母恐怕还是指Fritillaria属植物为主,至于《植物名实图考》卷7引宋张载咏贝母诗云:“贝母阶前蔓百寻,双桐盘绕叶森森。刚强顾我蹉跎甚,时欲低柔警寸心。”这种蔓生的贝母方是葫芦科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道地沿革】
如品种项所讨论者,药用百合科Fritillaria属贝母有川贝母与浙贝母之分,明代后期开始以川产者为优,乃正式提出川贝母之名。据清雍正七年《四川通志》川贝出理塘、龙安府青川、松潘卫,并说:“(松潘卫)平番出甘松无渣者佳,他处皆不及。”其产地与今之松贝、炉贝相合。《纲目拾遗》引《百草镜》云:“忆庚子春有友自川中归,贻予贝母,大如钱,皮细白而带黄斑,味甘,云此种出龙安,乃川贝中第一不可多得。”按其描述,当是炉贝中具虎皮斑纹之虎皮贝,其原植物主要是Fritillaria delavayi。
唐代开始江南诸州县即有出产贝母的记载,《新修》云:“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仔细研究唐宋文献,当时贝母产出地应该以荆襄为主,如《千金翼方﹒药出州土》提到襄州,《新唐书﹒地理志》言江陵府江陵郡土贡贝母,《太平寰宇记》载郢州、荆州出贝母,以上诸地皆在湖北,这应该是《证类》峡州(今湖北宜昌)贝母的渊源所在。一些文献将峡州贝母指认为Fritillaria thunbergii,产地明显不合,且明清浙贝母的正宗产地浙江象山(宁波)尚保存有南宋方志《宝庆四明志》,志中亦无出产贝母的记载,不仅如此,上文已经提到,《证类》中所绘越州(今浙江绍兴)贝母,甚至不能确定为Fritillaria属植物。因此无论川贝、浙贝,其药用历史只宜追溯到明代为止,此前即使有所记载,亦未必与今用品种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