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標題川貝母、浙貝母、土貝母
來源玉叩齋
【內容】

今用川貝母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暗紫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甘肅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貝母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乾燥鱗莖,前三者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松貝」和「青貝」,後者習稱「爐貝」。爐貝主產於四川、青海、雲南一帶,產量較大,因四川產品多集散于康定縣打箭爐,故名爐貝;松貝主產於四川北部的松潘、馬爾康一帶;青貝主產於青海玉樹,雲南德欽,新疆木疊河、緩空,四川西部及甘肅岷縣等地。今用浙貝母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乾燥鱗莖,主產於浙江寧波地區鄞縣、東陽、磐安、于潛,湖北板橋,此外安徽、江蘇等省亦有產出,浙貝母以產於浙江象山一帶者最有名,故又名象貝。今用土貝母為葫蘆科植物土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的乾燥塊莖,主要分佈于河北、河南、山東、陝西、山西、甘肅、雲南等地。

本草研究認為:《本草經》中的貝母很可能是葫蘆科Bolbostemma paniculatum,魏晉以後逐漸開始使用百合科植物,《證類》所繪「峽州貝母」基本可以肯定為百合科Fritillaria屬植物,但應非今用川貝母或浙貝母品種,今用正品川、浙貝母的藥用歷史最早只能追溯到明代。

【品種考訂】

《詩﹒鄘風﹒載馳》「陟彼阿丘,言采其蝱」,毛傳:「蝱,貝母也」,又云:「採其蝱者,將以療疾。」《爾雅》言「莔,貝母。」《說文》同。《廣雅》「貝父,藥實也。」按「父」、「母」可以互用,如手足之「母指」亦稱「父指」,則「貝母」、「貝父」為一物。貝母以根的特徵得名,「貝」正形容其小根如聚貝狀,但其地上部分的形態特徵古代卻有兩說,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虫魚疏》云:「蝱,今藥草貝母也。其葉如栝樓而細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連累相著,有分解也。」按陸所形容,這種植物當是葫蘆科土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郭璞注《爾雅》則云:「根如小貝圓而白花,葉似韭。」其說接近百合科植物。

《本草經》中的貝母究竟是何種植物,因經無形態描述,只能作大致推測。從功效來看,《本草經》謂貝母「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痺,乳難,金創,風痙。」其作用頗與今葫蘆科土貝母「散結、消腫、解毒」相合,尤值得注意者,《本草經》隻字未提今Fritillaria屬貝母止咳祛痰作用,不僅如此,通檢漢代其他方書,如阜陽萬物漢簡云:「貝母已寒熱也」,武威漢代醫簡治淤血方用蝱即貝母,《傷寒雜病論》兩方用貝母,即治寒實結胸之白散方、治妊娠小便難之當歸貝母苦參丸,使用貝母皆與《本草經》合,不言其止咳祛痰之效。《本草經》言貝母「生晉地」,距古鄘地(今河南新鄉)未遠,Bolbostemma paniculatum在河南、山西皆有分佈。《本草經》中的貝母是否一定如陸璣詩疏所言的為土貝母,證據尚不充分,但其非今用之Fritillaria屬植物則毫無疑問。

《別錄》謂貝母主「咳嗽上氣」,陶弘景云:「今出近道,形似聚貝子,故名貝母。斷谷服之不飢。」《新修》云:「此葉似大蒜,四月蒜熟時采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這些說法固然逐漸逼近百合科植物,但直到宋代,貝母的來源其實也沒有真正統一。
圖1、《類證》貝母藥圖
圖2、《類證》峽州貝母藥圖
圖3、《本草匯言》三種貝母藥材圖
《證類》有三幅貝母藥圖,其中不注產地的貝母圖實為Bolbostemma paniculatum,(圖1)這可能暗示《本草經》貝母品種,越州貝母不詳是何物,峽州貝母就圖形來看,(圖2)似為Fritillaria屬植物,據其產地峽州(今湖北宜昌),或許是湖北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但《圖經》對貝母植物的描述依然令人疑惑,蘇頌云:「貝母二月生苗,莖細青色,葉亦青,似蕎麥,葉隨苗出,七月開花,碧綠色,形如鼓子花,八月采根,曬乾。」今人乃將其考訂為百合科蕎麥葉大百合Cardiocrinum cathayanum (Wils.) Stearn.或Cardiocrinum giganteum (Wall.) Makino,是否如此,尚待研究。

《品彙精要》、《本草蒙筌》、《本草綱目》于貝母皆無所發明,張景岳《本草正》乃將貝母分為貝母與土貝母兩種,此土貝母究為何物,不能確定,但本條下云:「性味俱厚,較之川貝母清降之功不啻數倍。」《景岳全書》卷15「瀉火諸藥」中亦列有川貝母之名,《本草匯言》則有「川者味淡性優」之說,《本草崇原》云:「貝母川產者味甘淡,土產者味苦辛」,又「根形象肺,色白味辛,生於西川,清補肺金之藥也。」乃知貝母重川產開始于明代。

明代後期開始,在繼續認可川貝母外,逐漸提到浙產貝母,文獻所及,似以《本草匯言》為最早,倪祖謨云:「貝母生蜀中及晉地……浙江金華、象山亦有,但味苦惡,僅可于破血解毒藥中用之。」本書并附有川貝母、南貝母、西貝母藥材圖,(圖3)從藥材形狀看,所繪川貝母應是松貝、爐貝一類,南貝母從產地推測有可能是Fritillaria thunbergii,至於西貝,或許是清代《綱目拾遺》所說「出陝西者名西貝,又號大貝。」《偽藥條辨》言:「又有一種偽貨名西貝,其性不能潤肺化痰,更相反也。」這種西貝恐為百合科胡蓮Huolirion Montana (Dammer) Wanget Tang之類。

最初貝母川浙產地差異只代表內在質量的優劣,如《本草匯箋》云:「歷考諸本,貝母產地甚多而不及川,今人多尚川貝母。別有象山貝母,大如龍眼,諸本亦未見,而味加苦厚,無川產清和之氣,然用之亦效,瘍科更宜。」《本經逢原》云:「川產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像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種大而苦者,僅能解毒。」《得配本草》云:「川中平藩者味甘最佳,像山者味苦。」其後本草醫家漸漸注意到幾種貝母在功用上的差異,如《本草從新》云:「川者最佳,圓正底平,開瓣味甘。像山貝母,體堅味苦,去時感風痰。土貝母,形大味苦,治外科證痰毒。」《本草求真》云:「大者為土貝母,大苦大寒,(原註:如浙江貝母之類)清解之功居多。小者川貝母,味甘微寒,滋潤勝于清解,不可不辨。川產開瓣者良。」在本草書中為土貝母單列一條,已先見於《本草正》,但名實未詳,《得配本草》亦有土貝母條,依然含混其辭,至《綱目拾遺》始單獨列出浙貝,附錄土貝母,浙貝別名土貝,趙學敏引《百草鏡》云:「浙貝出象山,俗呼象貝母。皮糙微苦,獨顆無瓣,頂圓心斜。入藥選圓白而小者佳。」又引葉闇齋云:「寧波象山所出貝母,亦分為兩瓣,味苦而不甜,其頂平而不尖,不能如川貝之象荷花蕊也。」這種象貝為Fritillaria thunbergii無疑,而此處說川貝的特徵「荷花蕊」與今人形容川貝藥材「懷中抱月」一樣,指小鱗莖緊裹于大鱗片之中,所露出的呈新月狀部分。由此看來,川貝、浙貝的品種來源在清代中葉已基本穩定。

但《綱目拾遺》關於「土貝母」的論述反而含混,趙云:「土貝母一名大貝,《百草鏡》云:土貝形大如錢,獨瓣不分,與川產迥別。各處皆產,有出安徽六安之安山者,有出江南宜興之章注者,有出寧國府之孫家阜者,浙江惟寧波鄞縣之樟村及象山有之。入藥選白大而燥,皮細者良。」又云:「按貝母有甜苦之分,川象之別,《百草鏡》云:出川者曰川貝,出象山者名象貝,絕大者名土貝。川產者味甘,間有微苦,總不似他產之一味苦而不甘者也。入藥能補氣利痰而不寒,虛人宜之。像貝一味苦寒,能化堅痰,性利可知。若土貝,功專化膿,解癰毒,性燥而不潤。以象貝皆小,土貝獨大,于川產者亦異,《綱目》不分著功用,或其時尚未有此種耳。」趙學敏所說土貝母恐怕還是指Fritillaria屬植物為主,至於《植物名實圖考》卷7引宋張載詠貝母詩云:「貝母階前蔓百尋,雙桐盤繞葉森森。剛強顧我蹉跎甚,時欲低柔警寸心。」這種蔓生的貝母方是葫蘆科土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道地沿革】

如品種項所討論者,藥用百合科Fritillaria屬貝母有川貝母與浙貝母之分,明代後期開始以川產者為優,乃正式提出川貝母之名。據清雍正七年《四川通志》川貝出理塘、龍安府青川、松潘衛,并說:「(松潘衛)平番出甘松無渣者佳,他處皆不及。」其產地與今之松貝、爐貝相合。《綱目拾遺》引《百草鏡》云:「憶庚子春有友自川中歸,貽予貝母,大如錢,皮細白而帶黃斑,味甘,云此種出龍安,乃川貝中第一不可多得。」按其描述,當是爐貝中具虎皮斑紋之虎皮貝,其原植物主要是Fritillaria delavayi。

唐代開始江南諸州縣即有出產貝母的記載,《新修》云:「出潤州、荊州、襄州者最佳,江南諸州亦有。」仔細研究唐宋文獻,當時貝母產出地應該以荊襄為主,如《千金翼方﹒藥出州土》提到襄州,《新唐書﹒地理志》言江陵府江陵郡土貢貝母,《太平寰宇記》載郢州、荊州出貝母,以上諸地皆在湖北,這應該是《證類》峽州(今湖北宜昌)貝母的淵源所在。一些文獻將峽州貝母指認為Fritillaria thunbergii,產地明顯不合,且明清浙貝母的正宗產地浙江象山(寧波)尚保存有南宋方志《寶慶四明志》,志中亦無出產貝母的記載,不僅如此,上文已經提到,《證類》中所繪越州(今浙江紹興)貝母,甚至不能確定為Fritillaria屬植物。因此無論川貝、浙貝,其藥用歷史只宜追溯到明代為止,此前即使有所記載,亦未必與今用品種相合。

【其它相關項目】

expand_less